82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开局停职?我转投市纪委调查组 > 第2022章 师公的权力具象化!

第2022章 师公的权力具象化!

 热门推荐:
    “师公,还有个事,想求您帮忙。”

    杨东又想到了岳父上午问自己的那些,问自己有没有所求的,如果有的话及时跟师公提出来。

    那自己就要珍惜这次机会,必须要钱!

    所谓要钱不积极,早晚挨雷劈。

    “是要钱吧?”

    然而不等杨东开口,只见师公一眼瞥过来之后反问,就直接戳破杨东的小心思。

    “是的,要钱。”

    杨东也不感觉尴尬,又不是为了自己要钱,自己是为了发展跑资金。

    这是光明正大的事情。

    “你是打算做红旗区长之后,建设红旗区吗?”

    师公沉声问道。

    杨东当然是坚定的点头,然后回答道:“是的,发展红旗区离不开资金支持,但目前靠区里财政根本不现实,所以只能找您批资金。”

    “红旗区跟庆和县不一样,在庆和县我可以通过一步步发展来带动经济收入。”

    “但是红旗区身为市辖区,没有那么多时间慢慢去搞钱,只能用资金带动发展。”

    “再加上体量完全不一样,一个只是县,另外一个是副省级的省会城市的市辖区,概念不同,解决办法也就不一样了。”

    师公听到这里,不耐烦的挥手打断杨东的叽里咕噜。

    “你别废话,你直接给我个数,多少?”

    他才不听这些啰里吧嗦的理由,都是借口,为了发展找出来的借口。

    他要听的是数字,你需要多少钱,直接告诉我,我来想办法。

    “呃,应该三十亿?”

    杨东想了一下,然后试探性的给出一个数字。

    师公听笑了,呵呵呵的直笑,盯着杨东也不说话。

    杨东尴尬的也跟着笑了,知道自己有些狮子大开口了。

    “那…二十个亿?也勉强够红旗区第一年发展的了。”

    杨东斟酌之后,给出一个比较实际的数字。

    师公错愕的看向杨东,忍不住开口:“不是,你怎么越说越少啊?”

    “啊?”杨东懵了,盯着师公看了半天,忽然意识到师公的意思…

    “难道您觉得三十亿很少吗?”

    杨东明白师公的意思了,但觉得很不可思议。

    “三十亿很多吗?”师公反问杨东。

    杨东语塞,自己可能是在县里面工作久了,以至于对金钱的概念没有那么大。

    如果是县里面的话,三十个亿已经是很大的数字了。

    但是杨东忽略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坐在自己面前的是一位政坛大佬。

    因此这三十个亿,多少有些小家子气。

    可是三十个亿,的确是自己评估出来,红旗区第一年需要的发展资金。

    杨东还是想独立自主的发展,不想要太多的钱,从而受到国家更多的制约因素。

    说白了,就是想自己嗦了蒜。

    如果不是自己说了算,那就没啥意义了。

    国家给你的钱越多,你受到的制约也越大。

    杨东更希望这笔钱是引水之源,像是引水井用的水引子一样,用它来引来真正的水源。

    通过三十个亿的投资,继而拉动更多的经济,更多的发展。

    “那五十个亿?”

    他继续试探的问。

    他很想说出那句台词,老子多少年都没打过这么富裕的仗了。

    师公这一下子给自己弄的不自信了,以至于不知道该要多少钱才合适。

    费了很大的力气,杨东喊了一个五十亿。

    李富海闻言叹了口气,拿起保温杯喝茶。

    “师公,还是您给我个数字吧。”

    杨东知道,师公这是不满意自己提的数字了。

    于是他只能让师公做主,给自己一个具体的数字。

    “一百亿。”

    李富海放下保温杯,淡淡的开口。

    这已经是自己最低的权限了,一百亿以下的数额,说白了自己都不好意思签字…

    自己这个级别,签字都得是一百亿起步。

    要知道就连财政部长的笔,批出去的都是不计其数的钱,单笔至少都得十个亿。

    自己可比财政部长牛多了,要是给杨东批个几十亿,不得被笑话死?

    一百亿,已经是自己的最低极限。

    “一百五十个亿吧,师公。”

    “一百个亿,太少了。”

    杨东也是懂的顺杆爬,师公既然给自己狮子大开口的机会了,那自己要是不珍惜,岂不是自缚双手吗?

    “哈哈哈,你小子想明白了?”

    师公闻言忍不住笑出声来,指着杨东问道。

    “想明白了,钱多多益善。”

    杨东点了点头,见过师公之后,才彻底明白权力的好处,也真正的看到了师公权力的具象化。

    所以自己要个一百五十亿,不过分。

    “行,那就一百五十亿。”

    “但是这一百五十亿,不是给你红旗区的,你红旗区还没这么大的脸。”

    “这一百五十亿,是给你们北春市的。”

    “你要知道你们北春市去年的财政收入也才三百八十亿,给你们一百五十亿,我已经很厚道了。”

    “这一百五十个亿,你们红旗区能分多少,看你自己的了。”

    “我要考虑的是综合发展,不能光念着你们红旗区自己,懂吗?”

    “如果每个地方都是各扫门前雪,那就没必要成立国家了。”

    “这一百五十个亿,给北春市发展,你们每个市辖区都能借到力,这是好事。”

    “而且这一百五十个亿走的是人大专款,别担心层层扒皮的问题。”

    师公说到最后的一句话,才是杨东最想听的。

    他最怕的就是层层克扣,国家扣一笔,省里面扣一笔,到了北春市可能一百个亿都没有了,这样一来,红旗区还能要多少?

    而有了师公这句话,自己就可以放心大胆的去跟北春市领导磨嘴皮子了。

    首先这笔钱是自己跑来的吧?

    其次这笔钱是人大专款吧?我师公厉害吧?

    因此,你们市里面是不是得优先批给我们红旗区?

    我也不多要,给我们七八十亿,不过分吧?

    “这笔钱,明年初给你们。”

    师公继续开口,补充一句。

    既然杨东是年底年初去红旗区担任区长,那自己肯定不能先把钱批下去,否则成不了杨东的政绩,自己批钱的意义就没了。

    这笔钱,必须给徒孙赴任用的,这样才有排面。

    人到任,钱到位,才能说话好使。

    一个干部有没有本事,有没有人脉关系,看他到任有没有钱,就知道了。

    如果一个新领导去了一个新地区,任何举动都没有,也没有新项目,那就说明他没人脉。

    但如果一个新领导到了一个新地区之后,这个地区就开始源源不断的开展新项目,源源不断的进行固定投资,基础建设等等,那就说明人家是带钱来的,继而也能知道人家背景很大。

    “行了,你出去,把你岳父喊进来吧。”

    “我还有八分钟,留给他。”

    师公看了眼手表的指针,留给苏玉良八分钟时间。

    他跟杨东谈话,用了十二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