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您还没看明白吗?为难我赵家的,不是王腾,而是....陛下!”
赵德柱苦着一张脸,他对整件事情做了一个仔细的分析,渐渐看明白其中的道理,也窥得里面的真相。
他现在要做的,就是低调,要不然,即便是辞官了。
赵家依旧会很危险。
赵老太君从赵德柱口中得知此事,脸色也变得复杂起来,心底默默的回想着整件事的过程。
整件事,起因源于苗秀秀被毒死。
本来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一个商贾之女的死,对于赵家而言,根本算不得什么大事。
但最后却惊动了皇帝。
不仅如此。
皇帝还下令彻查此事,期间,明明已经结案,但仅过了两天,就重启此案。
着实诡异。
赵老太君回味过来,脸上满是惊愕,语气哆嗦的说道:“你的意思是,王腾只是表象,真正对付我赵家的,是陛下!”
“没错。”
赵德柱点头,叹道:“陛下借王腾之手,对付我赵家。”
“他为何要这么做?”
赵老太君实在是想不通。
“因为赵家是先帝一手提拔了,而我身为先帝的心腹,掌管吏部,对于现在的陛下来说,我不是他的人,所以,他得想办法让我放弃吏部尚书一职。”
赵德柱脸上难掩颓丧。
他终于明白,什么叫一朝天子一朝臣了。
先帝在位时,他受到重用,赵家也是因此而兴盛,不过,先帝驾崩,如今新帝登基才没几年,他就成为了权利的牺牲品。
“柱儿,那我赵家会不会有威胁?”赵老太君也是忧心忡忡,道:“除了你以外,赵家其他几个后辈,都在朝中担任要职,陛下万一清算咱们,我们该如何是好?”
“我会派人写信给几位弟兄,让他们主动辞官。”
到了这步田地,赵德柱就算再心有不甘,对权利迷恋,他也不得不把赵家放在第一位。
他虽然辞官了。
但赵家的子弟,还有不少在朝中做事。
现在,他唯一能做的,就是劝赵家的子弟,主动辞官。
唯有如此。
方能让赵家继续兴盛下去。
虽说赵家没有了权势,但是人脉这一块,还是有的,况且,趁着赵家远离朝堂,他也可以培养一些赵家的后背,以备不时之需。
等几十年后,现今的皇帝驾崩,又有新帝登基时,他再让赵家进入朝野。
延续赵家的辉煌。
翌日。
数道奏折递到了慕容婉清的龙案之上,都是赵家子弟主动递交的辞官奏折,显然,他们已经收到了赵德柱的信。
所以才主动辞官。
慕容婉清对此感到十分满意。
朝中许多大臣,都是先帝在位时的老臣,他们在朝中拥有很高的威望和地位。
若是让他们长期占据重要的位置。
对慕容婉清的统治始终是一个潜在的威胁,所以,慕容婉清需要清理掉先帝在位时的那一批老臣。
让他们主动辞官。
这样一来,空出来的位置,就可以让自己人去担任。
从而把权利牢牢掌握在手里。
“小淳子!”
慕容婉清朝外喊道。
下一刻。
曹淳急匆匆的走了进来,躬身道:
“陛下,老奴在。”
“去把小腾子叫来见朕。”慕容婉清道。
“是,老奴这就去。”
曹淳不敢有一丝的耽搁,说完就转身走出了大殿,去唤王腾前来面圣。
不多时。
王腾闻讯赶来。
正想要对慕容婉清行礼,却被对方制止。
“陛下,叫小的前来,是有什么事情需要小的去办吗?”王腾知道慕容婉清召见自己,绝对不会是谈天说地,其中,必然有重大的事情,需要他去办。
“你如今掌管暗厂,朝中那些大臣,不仅忌惮你,而且,还是听从于你,朕需要你把名单上的大臣,以请客的名义叫出来,想办法,让他们辞官!”
慕容婉清从龙案的角落,翻找出一张写满名字的纸张,递给王腾。
后者快步上前,双手接过,目光扫了一眼上面的名字。
顿时眉头一皱,名单上的名字,几乎都是朝中的老臣,而且还是先帝在位时,备受先帝重视,得到重用的大臣。
看来皇帝真的打算清算先帝时期的大臣了。
王腾心里清楚慕容婉清的计划,但脸上,还是装出一副不太明白的样子,问道:
“陛下,小的跟这些大臣都不熟。”
“叫他们出来,还让他们辞官,这不太好吧?”
“况且,名单上的这些大臣,在朝中颇有威望和地位,他们能听小的吗?”
王腾实在是不想做这些得罪人的事情。
而且,得罪的还是重臣。
这些人可都是儒家出身,得罪他们,就等于是得罪了书生群体,万一他们编排各种谣言,王腾的名声可就大打折扣了。
“他们不听你的?”
慕容婉清反问道:“你掌管暗厂,暗厂里有诸多情报,你还怕没有把柄让他们辞官?”
其实慕容婉清也看出来王腾比较排斥做这件事。
太得罪人了。
不过,既然王腾担任暗厂督主,那么,得罪人的事情,就非他莫属了。
“小的知道怎么做了。”
话都敞开说了,王腾知道没有机会拒绝,只得答应下来。
把那份名单揣到怀里。
王腾转身离开了。
走出大殿,王腾直接前往暗厂,他要从名单上的名字,在暗厂的情报库里调取相关的情报。
来到暗厂。
进入情报库。
这里码放着许多卷宗。
有些卷宗很久远,甚至可以追溯到大康开国之初。
当然也有新的卷宗。
这里每天都会有人把来自各地的情报,录入情报库里,以备随时取阅读。
情报库。
只有暗厂督主和皇帝才有资格进入查阅。
王腾拿着名单,按照上面的名字,调取卷宗阅览,先把名单上重臣们的把柄掌握好,才能宴请他们,从而在酒桌上,用把柄威胁,让他们‘心甘情愿’辞官。
这次慕容婉清给的名单,共有十三人。
都是四品以上的官员。
其中,二品就有三位,三品七位,四品三位,这些大臣,近乎都是手握实权。
别看其中有三个是四品官。
但权利可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