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李安准备熄灯睡觉的时候,突然房门被敲响了
“谁?”
“子谦是我”顾廷烨在门外说道
李安闻言吩咐德生去开门,自己从衣架上拿起衣服披在身上,从里间走了出来
“仲怀,坐!”李安招呼顾廷烨坐下,提起茶壶给他倒了一杯水,疑惑道:“这么晚,你过来是有什么事么?”
顾廷烨沉声道:“我睡不着,想找你聊会”
“怎么了?是有什么心事么?”李安疑惑道
顾廷烨摇了摇头,又点了点头,神色莫名道:“你那个摊丁入亩之策,我越想越觉得妙,然而想要施行怕是非常难”
李安闻言一愣,笑道:“仲怀,这可不像你啊来禹州前,你还说什么有些事总需要人去做现在怎么又开始患得患失了起来”
“我不是患得患失,当今官家无子,未来的储君必然是邕王和兖王其一我觉得邕王的可能性更大,以邕王的性子怕是不会答应变法”顾廷烨叹气道
“事在人为,即便最终邕王坐上了皇位,即便他不赞同变法,我们也只能继续等待时机”李安说道
“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去?我此生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收复燕云十六州大宋积弊太重,若不变法,清除积弊想收复燕云十六州,只是空谈”顾廷烨不甘道
“以后的事谁又能说的准呢?”
李安笑了笑转移话题道:“你觉得赵策英怎么样?”
顾廷烨一怔,不明白李安是什么意思,不过还是仔细想了想说道:“虽然接触不久,但是此人谈吐不错,对军事方面也很了解比汴京那些眼高手低,只知吃喝玩乐的宗室子弟强多了”
“没想到你对他竟然如此认可”李安有些惊讶
“只是可惜了,他是宗室出身,还是…”
顾廷烨说到这里,连忙止住了,摇头道:“不打扰你休息了,我回去了”
李安完全没有顾廷烨那么复杂的心理,送走顾廷烨,便上床睡觉了
躺下没多久,便睡着了
他只是一个平常人,没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忧国忧民情怀
也没有范大相公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思想
在力所能及又不危机自身安全的情况下,他也乐的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成也好,不成也罢,他并不会因此而烦恼
虽说他受顾廷烨那一番话影响,决定试着做些什么
但是并不意味着他就要为此奋不顾身
对于李安来说,如今王安石并没有真正主持变法,为他出出主意也没什么
至于真正参与变法,还得看自己能不能金榜题名
不能金榜题名入仕,没有文官这个‘免死金牌’,他才不会傻到去掺合这些
……
第二天,和顾廷烨碰面的时候,他倒是精神十足,而顾廷烨却有些无精打采,看样子就知道昨晚没睡好
“仲怀,俗话说的好,车到山前必有路,别想那么多”李安安慰道
“我没想什么,就是床睡的有些不习惯”顾廷烨说道
李安懒得揭穿他,前天都住了一晚了,也没见伱不习惯来着
“子谦,我们今天做什么去?”顾廷烨一边吃着东西一边问道
“去通判衙门找介甫兄吧,看看他有没有什么安排”李安想了想说道
顾廷烨对此也没反对
不过王安石比他们想象的还要急,他们这边还没吃好,王安石的随从就来到客栈,请他们过去
两人匆匆吃好饭,来到通判衙门
当见到王安石的时候,两人愣住了
王安石还是昨日那番打扮,眼神虽然精神十足,脸色却十分憔悴
一看就知道应该是昨晚一夜未睡
见到李安两人到来,王安石兴奋道:“子谦,仲怀你们来了这是我按照子谦你说的,加上自己的一些想法,大概拟定出方案子谦你看看,要是没有问题,我便按照这个方向去完善”
“介甫兄,此事又不急于一时,身体才是最重要的,你何必如此着急呢?”李安说道
“我知道,就是一时兴奋,以后会主意的”王安石毫不在意道
李安见状也很无奈,只能接过王安石递过来写满字的厚厚一沓纸张,翻看了起来
许久,李安看完,递给顾廷烨,然后沉思了起来
王安石也没打扰,坐在一旁喝着茶,不时的看李安一眼,宛如交了答卷,等待打分的学生般
李安沉思了许久,斟酌了一下,说道:“介甫兄所写和我所说的基本一致,按照这个完善完全可以不过有一点介甫兄一定要仔细考虑,江南土地肥沃,北方土地贫瘠,摊丁入亩后,自然不可能全国统一标准,这其中该如何衡量”
王安石神情严肃道:“这个问题我也考虑过,之前我任度支判官时,对天下各地的穷富情况,都有些了解,不过却需要花费一些时间”
“除此外,还要有严格的监察制度,防止官员和地主乡绅勾结”李安提醒道
虽然摊丁入亩旨在通过将丁银摊入田赋来减轻无地百姓的税负,但实际上,由于官绅阶层的特权和贪腐现象,地主阶级虽然损失了一些利益,但是普通百姓的负担并没有得到有效减轻
“嗯,这些我都会仔细斟酌的”王安石点了点头
接下来,三人在通判衙门谈论了许久
中午饭都是王安石派人去酒楼买回来的
李安本想让王安石回去休息,然而王安石越聊越兴奋,根本不答应
无奈之下,李安只能把自己知道的,关于摊丁入亩的利弊都告诉了王安石
摊丁入亩利弊都有,认真说起来,其实古代的许多政策,即便到了后世都还在使用
像什么流官制度,不准官员在一个地方做官太久
什么官员及其子女不准经商等等
然而在实际执行中,却出现种种弊端
简单来说,政策是好的,但是执行的却是人
就拿历史上王安石变法实行的那些政策,哪个不好?
然而在执行过程中,却弄的一地鸡毛
百姓没有得到实际的好处,反而被官员借着新政,找到各种名目剥削的更狠
不过总得来说,摊丁入亩对此时的大宋来说,还是利大于弊的
就在三人聊的正欢之时,王安石的随从脸色焦急的闯了进来
“主君,不好了,外面来了一个内官,让主君前去接旨”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