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华娱:从03年开始做导演 > 第147章 李俞成为香饽饽!比施施都香

第147章 李俞成为香饽饽!比施施都香

 热门推荐:
    把人发配非洲后,大甜甜眨巴着她那双如同繁星般闪亮的大眼睛。

    “叔叔,我们直接把李导拿下来吧。公司不打算签别的艺人,但是可以签导演啊!”

    大甜甜已经16岁多了。

    星光璀璨给大甜甜制定的规划是先发行一张音乐EP,然后到大洋彼岸的米国镀个金。

    路正早年米国经商非常成功,后来变卖部分资产归国重新创业,成功让自己的资产翻了几番。

    他在米国待了那么多年,在那边的政商界都有点人脉。

    大甜甜过去后能直接获得华盛顿州长的接见,顺便成为米国西北樱桃指定代言人。

    这么高的起点凌驾于内娱众女星之上,想必进军电影圈一定能一帆风顺。

    李俞这位天才导演的横空出世,稍微打乱了大甜甜原先的规划。

    音乐EP、赴米镀金依旧得干,但进军电影圈的事,李俞的优先级已经排在那些港台导演的前面了。

    港台巨星云集的《韩城攻略》在内地已经被《那些年》干翻了。

    说明内地电影真的处在上升期,港台那边已经有点日落西山的感觉了,没必要太迷信港台导演的神话。

    他们就是不行了,才会北上和内地人寻求合作。

    “甜甜啊,你太单纯太天真了,一个已经起势的导演想签下来很难的。

    看看华艺,他们绑定了一个冯晓刚发展多么迅猛!

    李导在电影方面的成就不如冯晓刚,但他本身就是资本。

    他的华流公司这两三年来蒸蒸日上,出品的每一部影视剧都是精品。”

    路正看问题比较现实。

    除非李俞脑子进水了,不然为什么要帮人家打工呢?

    换位思考一下,路正认为把自己放李俞的位置,他也不会帮人打工。

    2005年上半年的票房冠军,天才导演,内地电影的希望。

    媒体给李俞上的这些称号或许有些夸张成分,但含金量绝对是有的。

    一部《那些年》已经让李俞在电影圈里冒头了。

    这是一个继冯晓刚之后少有的拍商业片能赚钱的内地导演,这可不得了。

    路正推测,回头如中影、博那、光纤、华艺等行业巨头都会盯着李俞的第二部电影。

    在李俞没有扑街之前,只要他敢拍就不缺人投资。

    像这种情况,钱已经不能完全解决问题了。

    因为有钱的不止他一个,钱只能解决部分问题。

    如甜甜所说,直接砸钱把李俞整个人拿下不现实。

    不过砸钱让李俞和星光璀璨公司深度合作。

    砸钱让大甜甜成为李俞未来电影的女主角是很有可能的。

    “《那些年》票房大卖,一部内地电影成为上半年的票房冠军,中影和李导一定会举办盛大的庆功宴。

    我跟你三叔打声招呼,到时候你跟着一块出席,先跟李导接触一下吧。”

    路正嘱咐道。

    他这边有些事情没处理完,暂时脱不了身。

    不过有大甜甜的三叔带着,想来出不了什么乱子。

    他口中那位大甜甜的三叔正是中影集团的副董事韩三坪。

    当然不是真的亲戚,属于世交很好的那一类。

    大甜甜乖巧的点了两下头,她家里的长辈跟她说了,路叔值得信赖。

    她路叔的安排肯定比发配非洲那家伙靠谱多了。

    事情的发展正如路正所言。

    《那些年》最终以5300多万的票房落下帷幕,是上半年内地当之无愧的票房冠军。

    主要是李俞看过答案,知道下半年高手云集,所以在上半年果断出击,打了一个时间差。

    到了下半年,年度票房冠军这个称号会被四部以上的电影夺走,最终《无极》成为胜利者。

    不过那些都是下半年的事,李俞在上半年就是最受人瞩目的导演。

    作为第一次拍电影的新人,取得这样的成绩已经非常好了。

    现在的李俞春风得意,在京城的一个星级酒店门口下车。

    施施挽着他的手,两人行走在红毯,俨然成为全场的男女主角。

    这场大型庆功宴就是为李俞举办的。

    这场庆功宴不止有华流公司和中影的人,圈内的很多名人都到场了。

    李俞切身体会了一把什么叫人成功后身边的每一个人都是好人。

    “李导,我是华艺传媒的执行总裁……我们家的艺人范小胖演过伱的戏,就是那部《来自星星的你》。”

    迎面而来打招呼的人是华艺的小王总。

    众所周知,华艺是靠绑定冯晓刚这位大导演发家的。

    在业内恐怕没有哪家公司比他们更重视导演。

    小王总今天来到《那些年》的庆功宴,不必多说,自然是奔着李俞来的。

    如果能把李俞拿下,或者能和李俞达成某种战略联盟关系。

    华艺手握内地两位拍商业片证明过自己的导演,成为国内第一传媒公司指日可待。

    “王总……”

    李俞虽然不太喜欢华艺,但他又不傻,在没有利益冲突的情况下没必要四面树敌。

    有句话叫伸手不打笑脸人。

    “李导,你可真是了得啊!第一次拍电影就取得这么优秀的成绩。”

    说话的人自称博那的副总,不用多言,又是一个因李俞而来的男人。

    博那后来可是出品过非常多优秀的作品。

    “李导……”

    这位是光纤的人,级别也是副总。

    不知不觉中,李俞已经成为圈内大佬眼中的香饽饽。

    盛装出席的施施站立在一旁完全成了背景板。

    一帮大老爷们围着李俞一个男人转,居然都没人多看她一眼。

    这就是导演和演员之间看不见的壁。

    一个演员再牛逼,那也只是一个演员。

    导演的地位比演员高一个档次,证明过自己的导演属于金子塔的顶端,可能会受资本的影响,但导演本人拥有很大的话语权。

    比如华艺的冯晓刚,后来跑去拍什么《一九四二》。

    虽说《一九四二》的票房成绩并不差,有三个多亿,但那是2012年。

    那年《泰囧》的票房十二个亿,《十二生肖》的票房接近九个亿。

    号称两个多亿投资的《一九四二》票房只有三个亿,都亏到姥姥家了。

    大王总和小王总难道不知道冯晓刚拍喜剧更受观众喜爱吗?

    只是冯晓刚已经功成名就了,就想整点别的,大王总和小王总拗不过他,还得投钱给他。

    这就是大导演的自主权。

    李俞目前只有一部《那些年》,江湖地位和冯导没法比。

    如果李俞明天举着个剧本说要整一部类似于《一九四二》的片子,要拉投资,可能大部分人都会观望。

    可是如果李俞手举的是商业片的剧本,尤其是已经获得过成功的青春题材商业片,白花花的银子绝对哗哗砸过来。

    大家正聊着,韩董带着一个甜美可爱的小姑娘走进大家的视线……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