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穿越小说 > 许元胜方柔 > 第502章 天变了,南方成了避难之地

第502章 天变了,南方成了避难之地

 热门推荐:
    接下来几日,陆陆续续的民众赶过来。</br>

    预计的二十万民众,在青州府军队赶来的第三日最终到齐,连同各类粮食等也都从各府送过来了。</br>

    许元胜望着堆积如山的各类粮食和肉食等,不禁唏嘘,富裕啊。</br>

    若是湖汉行省战力可堪大用,凭这份富裕,也能前往北方问鼎京城,又何必费劲扒拉的搞什么中都。</br>

    此刻一则消息,犹如暴风雨一般从北方传入了南方各行省和各府。</br>

    蛮国兵马重兵集结在了京城之外,原本的新皇登基被迫一而再的取消,城内人心惶惶,朝廷连续向各边军重镇发去了命令。</br>

    敕令各边军重镇前来围剿敌军等,北方边军倒是去了,却不是杀敌,至于其他各方边军重镇皆是按兵不动,观察形势。</br>

    京城内一些富户和朝廷官员,先一步逃离了出来。</br>

    这则消息就是后者带来的。</br>

    京城的消息被封堵,最终堵不住了。</br>

    不过这一切都在南方的意料之中。</br>

    无人去深究,也懒得辨别消息的真假。</br>

    毕竟此事早晚会发生,也假不了。</br>

    “该来的,还是来了。”</br>

    许元胜只是看了一眼行省中枢发来的文书,就扔到了一旁。</br>

    紧接着中都建立的消息,也响彻南方。</br>

    这个时间点,恰如其分。</br>

    特别是南方各行省,纷纷发出命令,斥责蛮国,痛斥北方三大边军重镇故意放开防御,送蛮兵入境。</br>

    且表明京城陷入危难之中。</br>

    恐乱命发出,难辨真假。</br>

    自今日起,南方不再接受京城朝廷之伪令。</br>

    将会在南方中都,建立大胜朝廷,延续大胜正统。</br>

    熊家兵马更是紧急从前线调派入了内境,陈兵在沧江一线,开始进行防御部署,提防北方兵马的入侵。</br>

    与此同时,江南行省那边战船已经从海上驶入了沧江,每日进行巡逻。</br>

    在许元胜留下的一处桥梁上。</br>

    大批北方民众携家带口的朝着南方赶去,没办法,蛮国入了北方,谁知道未来会是如何。</br>

    不管南方未来如何。</br>

    但最起码现在没有被战火波及。</br>

    这一切。</br>

    理所当然。</br>

    也在情理之中。</br>

    对此许元胜早就有了安排。</br>

    “谭磊,把这封信派人送到青州府,交给张方平。”许元胜递过去一封信。</br>

    “是!”谭磊当即领命,派人去安排。</br>

    这对于青州府而言,也未尝不是一个机会。</br>

    人肯定是越多越少。</br>

    但要哪些人,就要斟酌。</br>

    在许元胜的安排下。</br>

    有商户担保者,可吸纳北方商户进入青州府。</br>

    北方普通民众者,若户籍在案,可查可究,依村为单位也可以接收。</br>

    这个时候有没有北方提前安插的内应?</br>

    答案肯定是有的。</br>

    哪怕防御再是严密,总有能够混进来的。</br>

    既然如此。</br>

    若能进一步扩大商路以及和增加大批劳力相比,在严加甄别的前提下,即便混进来一些内应,又有何妨。</br>

    只要户贴制和里甲制外加上军屯制的防御部署。</br>

    想偷奸耍滑的难度,无疑会大大增加。</br>

    这是许元胜对于青州府的安排。</br>

    至于湖汉行省这边。</br>

    有接到湖汉行省中枢的地方官员负责接收北边的人,他们多数接收的都是富户和一些官员等。</br>

    ……</br>

    此刻在江南行省的万树森,也接到了各方的消息。</br>

    “接收北方过境的一些人口,对于我南方还是大大有帮助的,即能收服民心,也能提升南方的力量。”</br>

    “不过,不能一概拒绝,也不能来多少要多少。”</br>

    “立一个标准吧。”</br>

    “每个行省最多接纳两百万人,如此才不影响南方原本势力的主导。”</br>

    “另外远胜提的方法还是可供参考的。”</br>

    “普通民众依村为单位,派人去北方查探户籍,如此能够最大限度的确保内应不被混进来。”</br>

    “富户和一些官员等,要有本地人进行担保。”</br>

    “所有的一切都要依家庭,依村为单位。”</br>

    “杜绝个人进入南方。”</br>

    万树森直言道。</br>

    “这个许元胜,还是颇为智慧的。”</br>

    “这个时候人口就是未来反攻北方的基础,北方愿意来,我南方自然接收。”</br>

    “依家庭和村为单位,也能更好的管束他们。”</br>

    “我倒是觉得,这些人进来后,大部分最好往南送,远离前线,三年之内不得入仕和为兵,北方商户不得擅离一府之地,但可雇佣本地人跨府行走,且活动范围不可进入沧江一线百里范围内。”</br>

    “这样就又能加一层保护。”</br>

    这个时候一个老者沉吟道。</br>

    他约乎六十多岁,身材却挺魁梧的,头发略带灰白,说话中气十足,并不像一个老人的姿态。</br>

    隐约看的出来,年轻时定然是翩翩少年。</br>

    他正是侯家掌舵者,候光耀,两江重镇的总兵。</br>

    在其旁边坐着一个四十多岁的中年男子,正是他的儿子侯天明,为江南行省布政使大人。</br>

    此刻却没有说话的份。</br>

    一直听着万树森和其父候光耀在聊天。</br>

    “可以。”</br>

    “三年内不入仕,不为兵,北方商户不得擅离一府之地,可雇佣本地人跨府行走,且不可入沧江一线百里范围。”</br>

    “给南方最多三年,基本盘可定。”</br>

    万树森沉吟道。</br>

    守南方是眼下最重要的,收服北方完成统一,也是大家商定的。</br>

    至于能否完成。</br>

    尽人事,听天命吧。</br>

    很快这则命令,从江南行省发出,通晓湖汉行省和江南行省全境,不多久西川行省和滇南行省以及东南行省,也随即响应。</br>

    此举对于普通民众而言,并无什么不妥。</br>

    对于商户虽有限制,但也只是麻烦一些,还能接受。</br>

    但对于一些北方的官员而言,就有些难受了,入了南方就变成了普通人,只能安稳的当一个富家翁。</br>

    不过依然挡不住大量人口入南方。</br>

    “姜还是老的辣。”</br>

    “三年这条红线划拉出来,这是笃定三年后,南方能强大到和北方决战吗?”</br>

    许元胜眉头微挑。</br>

    不过给予自己三年,打入北方不敢说。</br>

    但独善其身还是问题不大的。</br>

    这段日子下,中都和湖汉行省一段的沧江一线防御建设,紧锣密鼓的动工,近乎一日一个样。</br>

    西川行省那边也开始动工建设防御工程,在熊家拿到了西川行省北方三府之后,这个重担注定只能他们来负责。</br>

    熊家颇有一种被坑的感觉。</br>

    只能调动西川行省的民众来服徭役。</br>

    却给不了大量的工钱。</br>

    导致效率很慢。</br>

    这个节骨眼上,大胜朝廷体系已经崩塌,朝廷也不可能扶持边军重镇,熊家还要依靠西川行省,也不敢过分的驱赶民众修建防御体系。</br>

    最后只能强行让从北方赶来南方的民众,进行修筑防御体系,且只给一些吃食,没有工钱。</br>

    “真是愚蠢。”</br>

    “猪队友一个。”</br>

    许元胜骂了一句,此举只会恶了临近的北方民众,到时候战事一旦开启,失了民心会很麻烦。</br>

    最关键这么一搞,青州府想接引北方越境的民众,难度就大大增加。</br>

    简直坏了自己的大事。</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