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重塑千禧年代 > 488 事发突然(二合一)

488 事发突然(二合一)

 热门推荐:
    方卓央视偶遇,这才知道李家城已经到了京城。</br>虽然不清楚这位来京城做什么,但肯定不会只是为录制一个节目,而从直觉上来说,八成是与中行的投资有关。</br>不同于地产业务,即便李家的地产已经远比行业平均标准高很多,但这次的银行上市仍旧必然创造超出很多人想象的利润, 如此投入七八亿美元的资金规模,得到李家城的重视也很正常。</br>联想听到的中行或许要进行资金交割的消息,事情可能正在变得急迫。</br>方卓考虑到这一点,没有小觑李家城,当机立断的先给中行掌门人打了个电话,告诉对方最新的对冲基金消息。</br>果不其然, 李行长震怒。</br>“什么?对冲基金?”</br>“美林证券怎么敢这样做?!”</br>李行长震怒之余也询问方总:“你这消息从哪来的?准确吗?”</br>“美国传来的消息,七八成准确。”方卓模糊的说道。</br>李行长听着方总这样的话就知道一定准确了。</br>方卓又说道:“我问了下MIGA基金的负责人,他没听过这家对冲基金,虽然这一类的本就隐秘,但这确实有点过于不起眼了。”</br>有时候,招牌也重要。</br>李家城基金会有着李家城的背书,MIGA基金有着方卓的背书,大家会自动把机构替换成华人首富和内地首富。</br>至于一家没听过的对冲基金……</br>李行长全自动的定了性,海外的野鸡对冲基金!</br>丑闻,对自己和银行来说都是丑闻!</br>李行长感觉自己手都不自觉的抖了起来,他深吸了两口气:“好的,方总, 我知道了,谢谢。”</br>不管这则消息是不是那天晚上见面所说的“巨大不确定性”, 最重要的是美林证券就这样明晃晃的做了!</br>一旦彻底成行,这就是上市IPO前的重大挫折!</br>李行长结束通话,在有一个备案的情况之下, 就算从证监层面发力会不太好看,那也比如今听到的情况要好很多。</br>当初怎么就瞎了眼,选择了苏格兰皇家银行?</br>李行长缓了缓神,第一件事就是考虑叫停即将启动的资金交割, 第二件事则是如何委婉的寻求证监领导的帮助,他们这种时候的干预必将遭受非议。</br>他仔细想了又想,决定先住院,正当的把需要召开的会议往后拖一拖。</br>李行长刻不容缓,打电话叫来秘书,严肃的对他说道:“开车送我去医院。”</br>秘书惊讶:“行长,要去看谁?”</br>“我得了kikuchi,需要立即就医。”李行长依旧严肃。</br>秘书不敢大意的连忙给司机打电话,又糊涂的问道:“得了k、k什么?”</br>“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急症,容易被误诊成淋巴瘤,能很快治好,不会影响长期身体健康。”李行长认真的介绍道。</br>秘书有些懵,领导得了、得了肃然起敬病。</br>他念头轻轻一转,立即说道:“好,我去安排熟悉的医院。”</br>李行长满意的点头。</br>很快,领导就如愿以偿的莅临医院,参观并亲自体验院内工作。</br>当天晚上,李家城和周凯旋录制完央视的节目, 启程回酒店。</br>“李生,我问了电视台,你会是最后播放出的访谈嘉宾。”周凯旋坐在车里,聊起了今天的节目,没有提到那个人的名字,却又展露出毫无疑问的比较之心。</br>李家城笑笑:“方卓是倒数第二喽?”</br>周凯旋点点头:“不错,这说明这里还是能分清谁更值得尊重的,没有让方卓压轴。”</br>李家城慢慢说道:“压轴就是倒数第二呀。”</br>周凯旋一愣。</br>李家城看着她的神色,好笑道:“你就是这么好胜,让他最后又怎么样?我看此人在内地风头正盛,行事罔所顾忌,且再看看。”</br>周凯旋咀嚼李生的评价:“罔所顾忌……”</br>“自迩以来,凌纵滋甚,悖言怼容,罔所顾忌,险谋潜计,睥睨两宫。”李家城笑着说出这词的来源。</br>周凯旋听着李生檄文式的话,心情颇为澎湃,放低声音:“方卓如此行事,必有后报。”</br>李家城没有再说话,内地市场很大,纵使华东一地受挫又能怎么样?</br>鹅毛飞上天,总有落地时。</br>……</br>隔天上午。</br>李家城在周凯旋的陪同下视察自家地产在京城的新项目。</br>车至一半,他收到了来自中行的消息。</br>“明天中行的会议临时取消了。”李家城放下手机,皱着眉头。</br>周凯旋惊讶:“为什么?”</br>李家城答道:“李行长因病住院。”</br>周凯旋说道:“他住院,银行工作也要展开啊,难道因为他就不进行正常的资金交割吗?”</br>李家城思虑片刻,缓缓说道:“工作一定会进行,取消也能理解,不过是推迟几天罢了。”</br>周凯旋“哼”了一声:“这些人不知道李生的时间多紧张。”</br>李家城不置可否的说道:“让董事去医院给行长送些花和水果,也看看后续是怎么安排。”</br>周凯旋想了几秒:“我亲自去吧,这样放心点。”</br>李家城颔首,这样最好,对方能感受到诚意。</br>几乎是同一时间的另一边,方卓也收到了中行的最新消息。</br>“这位……还真是……真是无奈之下的选择。”</br>他转念一想,对汇报募资工作的孔豫说道:“这个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是什么病?不会真的得了吧?”</br>谷虲</br>孔豫也摸不准,连忙查了查这個病的情况。</br>当听到是个容易很快恢复的病症,方卓感慨道:“不容易啊,生个病都有学问,要不怎么人家是领导呢。”</br>孔豫问道:“方总,美林证券什么时候会有动静?”</br>方卓是早晨刚和保尔森通过话,也是询问到了期限的情况。</br>结果,保尔森那边不知是不是有什么新状况,第二支对冲基金没法在原定的半个月之内搞定美林,需要多花点时间。</br>他答道:“少则三天,多则一周。”</br>孔豫神色一振,知道中行的变化已经到了最后时刻,就是不清楚最后是否能够如愿。</br>……</br>时间似慢实快的过去。</br>随着越来越临近双十一,方卓需要面对的易购工作内容也多了很多,不少问题和资源都需要协调。</br>尤其,这次涉及众多合作伙伴,牵扯了公司上上下下的精力。</br>不说易购在家电连锁行业实际的市场地位,纵使方卓有个内地首富的名头,但这个名头也管不了其它家任何一个再小的公司,如此类似的业务对接上就总是有些不顺。</br>然而,这些顺或不顺还能耐心处理,当日期越来越逼近保尔森划下的第二个时间,美国方面依旧没有动静,这不由得让方卓开始思索其中变化。</br>他有些怀疑保尔森驱使的两支对冲基金或许是就直接接盘美林证券。</br>这样虽然增加了持有成本,但依照中行的体量和地位以及华夏经济的发展,也必然还有很大利润。</br>只是,高盛真能这样忍住胃口吗?</br>美林的盘子全都吃下也就是7.5亿美元。</br>如果借着撬动美林来挖到苏格兰皇家银行的盘子,那立即就是两倍多的16亿美元。</br>这中间的差距是会受什么因素所影响?</br>高盛与苏格兰皇家银行之间有什么自己所不了解的关系?</br>方卓和保尔森之间本就没什么信任,难免考虑的多一些。</br>不过,就在他琢磨深挖高盛驱使的对冲基金时,美国方面的媒体终于有了关于这件事的动静。</br>著名财经媒体《华尔街日报》大篇幅刊登了对SP对冲基金的采访,期间聊到这支基金的近期操作,包括但不限于对中行高达4亿美元的战略投资。</br>随后,华尔街日报中文网把这篇文章翻译成中文,同天下午便上线了网站。</br>伴随着这一动作,美国方面不少财经媒体对SP对冲基金进行密集报道,盛赞它的惊人业绩,其中,也有财经记者提到了对冲基金和银行这两个身份的矛盾。</br>对冲基金是经常出现在金融危机里的角色,当它和银行这个追求稳定的存在有了勾连,会产生什么样的效应和影响?</br>仅仅晚上时间,搜狐财经便转载了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的翻译文章。</br>新浪财经紧随其后,并且发挥一流的新闻水准能力,立即有旗下记者致电这家美国的SP基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