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辉:“有可能可是怎么加大稳定台的活动范围呢伸出去那么长缩回来至少会有一半长度啊就是说调节范围最多就是杆子的长度和底边的正弦角度还要考虑勾股定理”
董庆军:“像教鞭或者天线那样的收缩杆呢,调节范围瞬间大几倍台子的平面也做成收缩的不就行了”
李明辉:“好好好,试试看”
董庆军从李明辉这里出来,听见有人说话,提到了李文军,就停下来听
一个说:“听说了没李董说要研发一个既可以在地上跑,又可以在天上飞的汽车,”
另一个:“嗨,那不就是三栖运输机吗?”
一个说:“不一样,三栖运输机飞行部分跟陆地行走部分是分开的,陆地部分兼具航行功能这个是直接汽车变飞机原地起飞空中陆地两用”
另一个:“哇哦”
一个:“厉害吧,听说初稿都出来了这会儿在商量选择哪一版初稿继续深化”
董庆军立刻就转了个弯,去李文军的办公室了
果然韩伟俊还有飞行器厂的厂长都在李文军的办公室
桌上摆了几张图纸
董庆军兴奋得眼睛都亮了:“哇,这个有意思啊”
航空器材厂厂长罗开荣是前几年刚提拔起来的军人出身,十分讨厌董庆军这种目无组织纪律,随性而为的人
这会儿他一看到董庆军,下意识就挡在了图纸前面:“去去去,研发你的潜水器去别来捣乱”
李文军说过别人不用他帮忙的时候,他就不许来掺和
董庆军见罗开荣要赶他,急得脱口而出:“我有新创意比你们这个有意思”
然后其他三个人都望着他
董庆军说:“我们做一个能水里游又能在天上飞的飞机”
罗开荣翻白眼:“那不就是三栖运输机”
董庆军:“不是,是潜水器跟飞机的无缝切换,而不是各跑各的上岸再组合”
反正就水陆空三样,排列组合就完了
罗开荣一愣,下意识就问:“载人还是不载人的?”
董庆军眼珠子一转:“这个还没想好”
罗开荣:“直升机还是滑翔机”
董庆军:“还没想好都可以试试”
李文军其实下一步就打算做这个的,没想到竟然被董庆军急中生智给歪打正着了
他默默看他们两商量到这会儿卡住了,才出声说:“其实就是个多介质无人机载人的比较复杂,重量大,还要考虑氧气供给所以先从不载人的开始以后有条件了,再上载人的其实飞机和潜艇,比如汽车跟飞机或者汽车跟潜艇的相似性大因为这两个都是在流体里运动,不用考虑克服固体间的摩擦力”
李文军都开始给意见了,那就是肯定了这个创意
董庆军兴奋起来:“那搞吧”
李文军点头:“嗯,你先去设计草图,顺便跟你们潜水器厂的另外两个厂长商量一下”
手里的载人潜水器还没弄好呢,他怎么又想揽新活
韩伟俊和罗开荣是因为手里没有重要的活了才来搞这个
董庆军不走
李文军哭笑不得:“行吧,让他听听吧万一能提出什么好的建议呢”
这小子脑子有时候能给出意想不到的答案
然后罗开荣就开始介绍了,说:“其实客机也是能在陆地上行驶的轮速最大可以达到195kt,只要不带杆,就不会离地所以只要在飞行的时候把轮子收起来,机翼打开,地面行驶的时候,把机翼收起来,轮子伸出来,就可以顺利完成飞行器和汽车的转化动力上需要把带动轮子转动的动力变成带动飞机往后喷气的动力”
董庆军一边听一边低头玩手机
罗开荣暗暗翻白眼:你又要留下来听,又不认真听果然是个不靠谱的家伙
等罗开荣说完,董庆军忽然把手机伸到罗开荣的面前:“是不是就这种?”
韩伟俊和罗开荣一起凑过来一看,原来早有人设计出来了
李文军笑了笑:“是,早有人想到做这个所以我们要打破惯性思维设计出在汽车和直升机之间转化的交通工具而且要求这个交通工具无论是在飞行和地面行驶的时候,速度都不能太慢”
那罗开荣他们设计的东西,就彻底没用了
韩伟俊犹豫了一下,问:“其实我们现在飞行汽车做得挺好的,为什么又忽然想弄这个”
李文军说:“不是忽然想到的,是一直都有这个需求比如伤员救援因为直升机停机地点的限制,造成只能把直升机停在比较远的地方,再由人抬上去或者开车送过去如果这架直升机停下来之后,可以变成汽车行驶,就更方便了还有,比如要往某个不方便坐船和汽车靠近,却相对偏僻的地方送人,比如大型无人岛屿等,停下直升机后还有较长距离要行驶,也是一样的道理”
送人的身份就很耐人寻味了
可以是技术人员,医生,也可以是特种兵......
韩伟俊点头:“也是飞行汽车是用于低空的客运和少量货运”
董庆军把他们的图纸翻过来,拿了一支笔,在背面画着:“那就有三种可能了一种是飞行汽车一样几个小螺旋桨,或者像直升机一样一个大螺旋桨或者像倾转旋翼机一样用可以倾转的旋翼”
罗开荣:“倾转旋翼机?这个用来变成汽车”
董庆军:“是啊落地之后,旋翼再变成往后的状态,不就是个加速器了吗?”
李文军点头:“嗯,这个倾转旋翼机现在连飞行都还不成熟,暂时不要再加新功能其余两种,都试试”
兼具空中和陆地上的平稳,还有外形转化,驱动转换都是大难题
他们两三年能做出来模型机都算很好了
要知道倾转旋翼机到现在都还不能保证稳定性,不敢拉出来在野外测试
载人的责任重大,必须做到百分九十九以上的无故障,争取把所有Bug消灭在实际运用之前
董庆军已经风一样走了,一句招呼都不会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