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 神话战国之我是赵括 > 第八百二十五章 婆罗门军团:刹那芳华!

第八百二十五章 婆罗门军团:刹那芳华!

 热门推荐:
    邯郸。

    随着九洲一统,秩序重建。

    文武大臣觉得‘王’的称号已经配不上赵括如今的功绩,于是共同上书,商讨尊号。

    最后以‘德兼三皇,功盖五帝’为理由,将新的称号定为‘皇帝。’

    赵括正式登基,称皇帝。

    封长子赵破奴为太子。

    封赵牧为商国公,乐毅为镇国公,李牧为武国公,魏无忌为信国公,田单为安国公,蔺相如为靖国公,廉颇为护国公,赵胜为原国公,田建为齐国公。

    虞信,荀子,许历,赵豹,庞煖,蔡泽,蒙骜,贲,刘平,魏齐,乐乘,墨风封郡公。

    县侯就更多了,乐乘、袁华、墨风、贾偃、炎熊,蒙武……

    所有郡公、郡侯皆有封地,所有国公皆有封国!

    按照胙土分茅的仪式,分封诸侯。

    所有封国国君全部在刑法上签字,承认诸夏一体,承认赵国为唯一宗主国。

    承认语言、文字、度量衡、货币、刑法统一。

    各国可以在刑法的基础上制定各国法律,但不得违背刑法,不得私筑货币。

    刑法的修改,需朝廷召集所有诸侯商议之后,皇帝及三分之二以上的大臣和诸侯国代表同意,才能修改。

    同时下放军权,允许封国招募军队。

    但数量最多五千,且必须服从赵国的调派,必要的时候,需要跟随赵国作战。

    所有受封的大臣与赵括一同在郊外祭祀天地,祭祀先祖,祭祀死去的士卒。

    除此之外,医家、农家、墨家、儒家、法家、杨朱、黄老……也都获得了一块更大的封地,可以自由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

    为了让诸子百家更好的竞争,碰撞出智慧的火花,所以这些封地是挨在一起的……

    接着,朝廷下令,迁韩魏贵族到西南,迁齐国贵族到东北,秦国贵族到西域,收回原有的土地,只保留祖地。

    至于他们能够在边境开发出多少土地,赵国并未限制。

    只要你有能力,开发多少赵国都会承认。

    听话的,赵国会给予支持。

    毕竟赵国也不想这些人死在那里。

    虽然大家打了那么多年,但到了中原以外,还是自己人。

    至于不听话的,那就没办法了。

    天下刚刚统一,出现个匪徒强盗啥的,杀人抢劫也很正常。

    治理天下需要一个过程,谁也不能让这么大的赵国一下子安定下来,剿匪也是需要时间的。

    至于贵族被逼到绝路,造反啥的,赵国还真不怕。

    老百姓只要有饭吃,谁会跟着贵族造反?

    没有百姓作为根基,光靠贵族,什么都不是。

    况且赵国的根基是河北,只要赵国故地的贵族和百姓不站出来造反,不“赳赳老秦,喜迎沛公”,即便是天下所有贵族联合起来都没用。

    至于赵国故地的贵族……赵括刚给他们封了一大块的土地,他们脑子有坑才会站出来的造反。

    虽然这些土地大部分都是未开发的蛮荒之地,距离中原遥远,野兽比人还多。

    让他们去当官,大部分人肯定是不愿意的。

    毕竟去这些地方是要死人的。

    为赵国百年大计付出性命?

    不好意思,这样的人虽然有,但绝大多数人都不是。

    但是建国那就不一样了。

    当官就算治理的再好,那也是赵国的地盘,自己就拿点死工资。

    封国治理好了以后,那可就是自己的地盘。

    能够世袭,留给子子孙孙的。

    就算把整个家族一代人、两代人……全部砸进去,那都是值得的。

    蛮荒?

    当年赵国、秦国、楚国、燕国……的先祖,哪个不是暴霜露,斩荆棘,才有了尺寸之地?

    他们一开始就能有这么大的地盘,蛮荒一点怎么了?

    不对,不是它们蛮荒。

    而是我们来晚了。

    我们以后要好好补偿它。

    接着,赵国又制定计划,准备从中原移民百万到西域,移民百万到西南。

    有了百姓,能够种地,有了固定产出,西域和西南才真正算作是赵国的疆土,而不只是名义上的。

    与此同时,乐毅、荀子等人准备以上古九州大阵为蓝板,重新构建中原大阵。

    上古时期,大禹治水,走遍天下,以华夏九州为阵图,城池为交点,山川为脉络,九鼎为阵眼,构建一种囊括华夏九州的大阵。

    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调节风雨,降低自然灾害。

    只要是华夏人在这片土地上,天然得到天地自然的加护,一切与之为敌的对手,都会遭遇到排斥,甚至连天赋都会被压制。

    但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大阵损坏。

    九鼎失去了作用,只是被当做国家的象征,只有偶尔会借助国运才能激发出部分效果。

    十几年前,赵括刚刚得到九鼎的时候,进行祭天,引起的天象变化,便是这个原因,不过当时激发的只是少部分效果,且持续时间极短。

    如今赵国终于一统天下,自然要重新构建大阵,囊括现在的各大州。

    同时还要给大阵留有余地,为将来扩张做准备,总不能打下来一块地盘,就重新布置一遍。

    “陛下,西域急报,我军前不久和孔雀帝国交战了。”刘平从殿外快速走了进来。

    “又交战了?”赵括接过战报,打开一看,松了一口气,“打赢了就好。”

    不过接连和孔雀帝国发生战争,也意味着赵国的边境扩张快要达到了极限。

    想要继续扩张下去,面对的就不是弹丸小国了,而是孔雀王朝这样的庞然大物。

    “传令田单和蒙武,接下来以防守为主,尽量减少和孔雀帝国的摩擦。”赵括沉思片刻,还是决定以安稳为主。

    中原刚刚统一,百姓好不容易安定下来,正是恢复生产力和人口的最佳时期,不宜大规模挑起战争。

    而且朝廷刚刚免除了五年农税和徭役,同时取消了口赋,财政收入缩减,也没有足够的钱粮去支撑战争。

    打赢了还好,能抢敌人的,弥补亏空。

    要是打输了,可就得不偿失了,甚至会引发财政危机。

    同时,南方的开发,封国的建设,也需要赵国投入大量的资源。

    因此,朝廷上一直认为,接下来几年赵国应该由扩张转为治理。

    至少在五年,甚至十年以后,才能发动战争。

    然而,有时候,事情的发展并不是赵国能决定的。

    随着孔雀王朝派出使者出使塞琉古帝国,加上大夏残部以及流亡的王子保证大夏会重回塞琉古帝国的怀抱。

    塞琉古帝国国君大喜,一拍脑袋,便决定与孔雀帝国结盟,并出兵五万攻打赵国,帮助大夏收复失地,其中还包括一支军魂军团。

    同时,孔雀帝国兵分两路。

    一路出兵五万,与塞琉古帝国一道,借此机会一雪前耻,遏制赵国扩张的野心。

    另一路则东征,攻打赵国西南方向。

    最初看到孔雀帝国和塞琉古帝国的援军,蒙武并没有放在心上。

    一方面,之前不断的胜利确实让蒙武生出骄傲之心,以为孔雀帝国也不过如此。

    另一方面,麾下的士卒又多了!

    没错,别人打仗是士兵越打越少,蒙武打仗是士兵越打越多。

    虽然和大夏、孔雀帝国前后两场大战,仆从军战死了数万之多。

    但西域诸国见识到两场战争后,无论是以前投靠孔雀帝国的,还是骑墙派,全部选择依附赵国。

    青壮自带兵器战马,跑过来报名,想要跟着赵军打仗。

    妈的,有这么粗的大腿不抱,去依附塞琉古帝国和孔雀王朝?

    什么垃圾。

    康居本来自持实力,觉得赵国虽然强大,未必会跑这么远打他。

    就算过来打他,劳师远征跑到这里,也未必能打过他。

    见到赵国和孔雀王朝的大战后,屁颠屁颠的送来金银珠宝和大量粮草,还给蒙武和毛遂每人送了十个美女。

    对蒙武从康居征派两万仆从军的事,屁都没敢放一个。

    老老实实的送人过来,还要负责战马和武器。

    要多听话有多听话。

    就这样,短短几个月时间,蒙武又收拢了近十万仆从军。

    别管战斗力咋样,至少看上去非常拉风,浩浩荡荡的,犹如黑色洪流。

    跟在赵军后面冲锋,也能发挥出不弱的战斗力。

    然而,这次敌人的实力超乎了蒙武的预料。

    不管是孔雀王朝,还是塞琉古帝国,派出的都是精锐,加起来数量更是赵军的十倍。

    敌方统帅的实力也是一等一的,先是步步引诱,让蒙武放松警惕,不知不觉间将赵军主力和仆从军分割,完成对赵军的包围。

    蒙武被打的完全找不到北,不知道怎么应对。

    这么多年来,他还是第一次这么无力,自己所有动作,仿佛都在对方的预料中,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好在蒙武是从底层一步一步爬上来的,基础还在,发现不对劲之后,立刻抛弃所有仆从军,率领赵军撤退。

    但是已经晚了,敌人好像预料到他会这么做,猛然加大进攻,将赵军团团包围。

    “现在想逃,晚了!”

    孔雀军主帅默罕默乌站在帅旗下,嘴角露出淡淡的微笑,不断指挥大军对赵军进行切割包围。

    复杂的战争,在他手中,犹如艺术一般。

    无论蒙武做出什么反应,默罕默乌都能非常轻松的将其解决。

    他的天赋是预知未来三分钟。

    战场瞬息万变,三分钟时间足以发生很多事。

    默罕默乌也正是凭借这个天赋,做到整个孔雀王朝自阿育王以下,没有敌手。

    除非指挥能力超出他一个档次,即便是水平差不多,也会被他吊起来打。

    更别说他率领的大军是赵军的十倍。

    蒙武心急如焚,到处寻找突破口。

    然而目光所及之处,漫山遍野全是黑压压的敌人,看不清有多少。

    至于那些仆从军,失去赵军的带领,和待宰的羔羊没什么区别。

    指望他们是指望不上。

    赵军能依靠的只有自己。

    “兄弟们,杀!”

    颜聚挥舞着弯刀,想要率领赵飞骑为赵军杀出一条血路。

    双翼挥展,赵飞骑张弓拉箭,弓弦声不断响起,面前的敌人如同稻草人倒下。

    但很快,空地又被新的敌人填满。

    赵军就算是实力再强,杀敌也需要时间。

    但赵军显然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了。

    所有赵军加起来,只剩下不足万人。

    骆驼骑更是只剩下千余人。

    “分裂箭!”

    颜聚大吼道,漫天箭矢在天空爆炸,分裂成更多的箭矢,落向敌军,造成成倍的杀伤力。

    “等你很久了!”

    就在这时,三支军团挡在了赵飞骑面前。

    中间赫然是之前交战的中央骑兵军团。

    左侧是一支白甲骑兵军团,气息厚重,眼神坚定,给人一种深不可测的感觉。

    倒是右侧的军团看上去很普通,没有异常的地方。

    “这里,就是你们的埋葬之地。”洛纳夫指着颜聚,冷声说道。

    话音刚落,所有封印解除,军魂之力迸发,血红的气息从体内散发,整个天空都被染成了血红色。

    “光明骑士,映照光明!”

    与此同时,左侧的塞琉古帝国军团同样绽放强大的气息。

    白炽色光芒直冲天地,与中央骑兵军团泾渭分明。

    赫然也是一支军魂军团。

    “帝国的荣耀,由我们守护!”

    右侧军团主将大吼一声,原本普通的军团迅速蜕变,所有士兵全部提升到罡元级别。

    虽然没有军魂,气息却丝毫不亚于三支军魂军团。

    这就是孔雀王朝的婆罗门军团!

    能力和中央骑兵军团类似,都是献祭自身,短暂提升实力的军团。

    他们只有一个天赋:

    刹那芳华:献祭一切,换取一瞬间的绽放。

    优点是训练时间短,实力提升快,爆发强,杀伤力大。

    如果是经过长期训练的精锐军团,爆发之后甚至能够干废军魂军团。

    缺点是比较废人。

    一旦用出,敌人死不死不一定,自己必死。

    一般的国家敢这么玩早就完蛋了。

    但孔雀帝国不一样,这种耗材军团非常适合孔雀帝国的制度。

    如果说,赵国的普通老百姓勉强还算个人,那孔雀帝国的低种姓连狗都不如。

    至少狗逼急了还会咬贵族。

    孔雀帝国的低种姓只会觉得是自己有罪,自己做错了,上天才会这么处罚自己。

    这些低种姓,就是最好的耗材。

    每年孔雀王朝都会从低种姓中选拔一批人加入婆罗门军团进行训练,只为临死前绽放的“刹那芳华。”

    而所有被选上的人,待遇都会从贱民升为婆罗门,所以这支军团被称为婆罗门军团。

    阿育王给他们的保证是,只要他们上了战场以后能够活着回来。

    就会成为真正的婆罗门,妻儿老小,子孙后代,都是人上人。

    他们不知道的是,只要他们上了战场。

    无论输赢,都不可能活着回来。

    阿育王也没打算让他们回来。

    这要是活着回来还得了,孔雀王朝哪有那么多位置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