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7章 让舅爷速来增援!
周三平这边的战事进展十分顺利。
他攻打的位置在朱仙镇寨墙东北角往西十余步的地方,这里在去年曾经被攻破,倒塌后重新修砌的新寨墙,因修得仓促,并不十分牢固。
这个消息还是佟守山打听出来后,通过刘金海转告给永宁伯的呢!
别说这段足有十余步长度的新砌寨墙,就算那些早年间修砌的老寨墙,即使掺了混有糯米汤的石灰砂浆,都不一定能够扛得住猛烈集中的炮火轰击。
周三平在北门那里炮击开始的时候,就命令部下战士在盾牌的掩护下,冒着墙头上射下来的箭雨,向朱仙镇寨墙根摸了上去。
不过,他们也不敢真的摸到墙根下,毕竟火炮射出去的炮子可没长眼睛,分不出哪个是敌人,哪个又是自己人,只会无差别地全覆盖消灭。
在距离墙根处还有五十步的时候,白虎营中部的三百名战士就停了下来,他们蹲伏在地上静候冲锋的战鼓响起!
而在他们后面三十步距离上,还有三百名战士也以同样的姿势蹲伏于地上,作为第二波次冲锋的突击力量。
余下的中部战士们,则分布在第二波次冲锋力量的左右两翼,他们是最后的冲锋力量。
墙头上的贼兵初时都被北门的动静吸引,一个个伸长了脖子,都想要看看北门那里的战况如何,可以说“北门”的战斗,几乎牵动着所有在这个方向上防守贼兵的心。
却压根想不到——自己才是官军盯上的那块肉!
…………
午时四刻正。
朱仙镇北门东侧约百步外,猛烈的炮火如魔鬼般轰击着寨墙,比起北门来有过之而无不及。
这一轮炮击自打了整整一刻钟,才算是真正的停歇了下来。
墙头上的贼兵都被打蒙了,许多人倒在了地上,哀嚎声传遍了整个寨墙内外,而直到这一刻仍然没有意识到自己这边才是官军主攻的方向。
负责在这里指挥的小头领潘建,猛然看到了被轰塌的寨墙,这一幕让他瞬间恍然大悟,急急喊道:“快……报舅爷,官军攻进来啦,让舅爷速来增援!”
晚了,不赶趟啦。
潘建这边喊着向舅爷高一功请援的时候,勇毅军白虎营中部的战士都已经从轰塌的寨墙豁口处,杀进朱仙镇里面了。
甲司把总程海山负责率领第一梯队突进朱仙镇,他们并不同镇内的贼兵交战,一进入豁口便直奔北门方向冲了过去。
甚至连想要拦截的贼兵,都被他们甩在了身后!
周三平率领着第二梯队战士从豁口处冲进了朱仙镇内,他并没有急着向北门那边杀去,而是将身边的三百名战士,一分为二,向豁口处东西两侧一路杀了过去。
很显然,他这是在夺取这段寨墙豁口的控制权!
…………
潘建眼看着前面的官兵已经冲了过去,根本无法拦截。
现在的他,只能庆幸舅爷高一功得到自己的禀报后,能够及时调兵过来增援,那样的话就可以拦住刚才冲过去的几百官军。
而他既然不能拦截官军去突击北门,那么就必须要夺回豁口,将后面的官军堵住,不能再让他们往镇子里面冲进来了。
正是存了这般小心思,所以当他看到后面的官军打法,立时便想到他们也是要夺取豁口的控制权。
“上,堵住豁口,杀官兵啊!”潘建大声疾呼着。
他这一面有贼兵两千余人,又是处于防守的有利位置,原本对付比自己兵力还少的官军攻城部队,按理应该是绰绰有余的了。
可未曾想到,官军只是一轮极其猛烈的炮击,不但给他的部下造成极大伤亡,更是直接将寨墙轰出来一个差不多有十五步宽的口子。
一下子,潘建作为守城方的优势就荡然无存了。
失去了寨墙的保护后,双方就只能在豁口位置上肉搏,而如此一来,双方力量均衡的天平也彻底倒向了勇毅军这方。
毕竟,如果真近身肉搏的话,有甲与无甲的区别,瞬间便会显现出来。
优势逆转。
再加上勇毅军的气势如虹,又岂有不胜之理呀?
…………
高一功这边有一万一千的贼兵,只因不知官兵主攻的方向,他便在北门布置了三千贼兵,而北门的东西两侧寨墙则各布置了两千贼兵。
余下的四千贼兵,被他作为预备队,就驻扎在北门内的宽街上待命,以便随时支援各处。
当他听到东西两边的隆隆炮声,似乎一强一弱时,就已经暗自猜测到有可能官军的主攻方向是在东侧的寨墙。
不过,毕竟也是才刚刚开战,东边的潘建既未来请援,也没有战报送来,高一功也怕自己的猜测有误,并未派兵及时增援东边驻守的潘建所部。
但他还是传令,调了五百贼兵去东边驻扎,即使官军的主攻方向不在东边,自己这里留有三千五百人马的预备队,也足够使用了。
在高一功看来,无论官军主攻何处,都不是一时三刻能够攻破的,如果东西两边哪里先坚持不住的时候,总会向他求援,那时再调兵过去总还来得及。
可他没有想到,在闯军中也只有核心几人知晓的秘密,竟然会被官军探查出来,这确实超出了他的预想。
所以,当高一功得报“东面寨墙被官兵轰塌”的消息后,心里立刻就“咯噔”了一下,他一拳击在门楼的柱子上,大吼道:“传令,叫苟十五率兵去东边,全调过去,死也要把口子给我堵上。”
随着令旗传递,宽街上的大队贼兵也动了起来,他们凭借着对街巷的熟悉,迅速分成一个个小队,以极快的速度往东面冲了过去。
高一功仍觉不能放心,他一把抓过刚才向他建言增援东边的那个偏将,对他喝道:“刘成宝,你守在这里,我去东面看看。”
不待刘成宝回话,高一功就已经跃身而起,招呼着王二牛等几十个亲兵,“噔噔噔”奔下寨墙,策马向着东边驰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