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儿来了,免礼。”</br> 皇帝挥挥长袖说道。</br> “陛下,您让侄儿写的奏疏已经写完。”</br> “侄儿不敢耽误,赶紧进宫来拜见陛下。”</br> 周朗站起身,双手捧着奏折恭敬说道。</br> “这么快就写完了。”</br> “你办事很用心,朕很满意。”</br> “放在桌上,等她们给朕弄完再来看看。”</br> 皇帝说道。</br> “遵旨。”</br> 周朗将奏折放好,转身低垂着头站在一旁。</br> 几名宫女很快便将皇帝的冠冕整理完毕。</br> 皇帝这才走到书桌前。</br> “这身冠冕礼袍太麻烦了。”</br> “让朕看看,你写的奏折到底怎样?”</br> 皇帝笑着,拿着奏折认真阅读起来……</br> 刚刚看完两页文字,皇帝顿时一愣。</br> 将剩下的全部内容赶紧看完。</br> “这真是你写的奏折?”</br> 皇帝抬着头,疑惑的问道。</br> “陛下,这是侄儿想出的办法。”</br> “侄儿年幼,有很多事情可能无法想的周全。”</br> “还请陛下圣裁。”</br> 周朗赶紧回答着。</br> 恩师和卫国公都提醒过,这份奏折无论任何人询问。</br> 都只能是周朗独自完成。</br> 否则,其他大臣必然会借机闹事。</br> 这已经不是正常解决危机的事情,而是朝廷的内政之争!</br> 周朗当然明白,一旦涉及到权利争斗。</br> 外面就算天塌了,有一些大臣们也全然不顾。夶风小说</br> “灾民赈济,需要兵部和户部同时派人。”</br> “还要同时设立三大区域集中放粮?”</br> “那朕的其它地方灾民就没人管了吗?”</br> 皇帝看向周朗,锐利的眼神,看的他有些紧张。</br> “陛下,大周连续两年灾荒。”</br> “各地灾民遍野。”</br> “此时如果全面赈灾,朝廷只怕顾不过来。”</br> “也会给地方官员贪墨的机会。”</br> “所以侄儿觉得,先解决危机最大的几个地方。”</br> “只要安稳住数百万灾民之后,压力大减便可顾及其他地方的灾民。”</br> “欲速则不达。”</br> 周朗说道。</br> “你说的有道理,欲速则不达……”</br> 皇帝点点头,天下灾民太多。</br> 已经成了这两年让他最头痛的事情。</br> 能否尽快赈济灾民,不让各地闹事,是皇帝最关心的一点。</br> “侄儿觉得,光靠户部和兵部同时派人维持赈灾之事。”</br> “还是会给一些贪官贪墨的机会。”</br> “如果陛下采用一明一暗两种手段,前去各地灾区赈灾。”</br> “效果会更好一些。”</br> 周朗提议道。</br> “你说的很好。”</br> “朕正有此意!”</br> 皇帝笑着说道。</br> “现在你写的赈灾计划,朕觉得可行。”</br> “但是西南诱蛇出洞和西北的关门打狗计划。”</br> “朕还是觉得有些麻烦……”</br> “以往各朝各代,都没有尝试过此等方法。”</br> “朕昨天也看过西南群山之外的大周疆域。”</br> “那里密布着一百三十余座村落,百姓数量将近五六万人。”</br> “如果全部放弃村落,向各地县城郡城迁徙。”</br> “恐怕各地都负担不起如此庞大的粮食消耗啊。”</br> 皇帝说道。</br> “陛下,五六万百姓看着数量虽多。”</br> “但如果一直被土族劫掠,那只会损失更多的粮食。”</br> “与其等着被土族抢夺,让百姓带着家小和粮食赶紧离开。”</br> “不给土族补充粮草继续作乱的机会。”</br> “西南危机很快就能解决。”</br> “但如果不撤走,土族继续抢粮食抢人的话将会继续壮大。”</br> “未来只怕尾大不掉!”</br> “就算各地百姓迁徙到各县各郡。”</br> “他们所带的粮食也能维持一段时间。”</br> “如果再让他们帮着各地官府担负徭役的话。”</br> “很多以前无法快速修建的城楼道路就能尽快建成。”</br> “很多荒田也能得到开垦。”</br> “朝廷只是付出一些粮食,却能收获更多的好处。”</br> “而且土族之乱解决之后,这些百姓未必愿意返回原来的村落。”</br> “这可是帮各地郡县增加了更多的人口,朝廷未来将会获得更多的赋税。”</br> 周朗说道。</br> “你说的有几分道理……”</br> 皇帝思索道。</br> “陛下,西南那边的情况跟大周各地有所不同。”</br> “大周这两年天灾不断,但西南那边除了山脉缺水。”</br> “山区外却没有受到太多影响。”</br> “各地官府的粮仓应该储存了不少的粮食。”</br> “足以应付土族的叛乱。”</br> 周朗立刻再次提醒。</br> “你能确定,西南山区外各地没有多大的灾情?”</br> 皇帝惊讶的伸出手,赶紧在桌案上的奏折中翻找着。</br> “陛下,您是在找西南那边的各郡奏折?”</br> 周朗问道。</br> “没错,朕要弄清楚,你说的是否准确。”</br> “陛下不用找了。”</br> “侄儿听说,西南各地为了应付土族。”</br> “军报多于政报。”</br> “各地储粮虽然不同,但接济分散而来的百姓却也绰绰有余。”</br> 周朗自信道。</br> 这些情报,当然是恩师悄悄提醒他的。</br> 恩师可是尚书省右令,总揽大周政务。</br> 六部尚书的所有奏折。</br> 都要经过恩师和利国公的手中。</br> 即使地方不报,恩师也能猜到数年来各地的大致情况。</br> “当真如此?”</br> 皇帝一愣,自从上了年纪之后。</br> 他这个皇帝便将政务交给太子监国和尚书省处理。</br> 门下省在一旁监督。</br> 内史省会将处理结果直接上奏。</br> 他也懒得花费精力去更多处理朝政。</br> 只是因为这两年事态危急。</br> 才让他这个皇帝不得不关注起来。</br> “陛下只要在大朝会上询问一下。”</br> “想必六部和尚书省都会禀报陛下。”</br> 周朗说道。</br> “此事重大,朕可得好好询问。”</br> “西北那边的包围圈和百姓后撤之事。”</br> “朕已经看过了,你的计划和朕所想的几乎一样。”</br> “你带着奏折,随朕一起上朝。”</br> 皇帝满意的说道。</br> 西北那边的战况就简单了许多。</br> 西北本就是毗邻突厥疆域的前线,各地百姓稀少。</br> 驻军的军镇密布。</br> 按照周朗的计划,只需让各地百姓迁入各个军镇。</br> 再让一些紧要地带的哨卡放弃防御。</br> 看看突厥大军是否敢入侵关内?</br> 只要他们赶紧来,四处包围圈合围,退路被断。</br> 那就看能杀死多少突厥敌人了。</br> 这一点,皇帝年轻时征战沙场非常清楚。</br> 如果突厥不敢进入大周境内,无非是各地军镇多损耗粮食养着百姓便可。</br> 将一部分大周边境先暂时让给突厥也罢。
https://www.ba1zw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