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女生小说 > 重生剧本之今日开机 > 第一百九十六章:她的回忆

第一百九十六章:她的回忆

 热门推荐:
    回到卧室关上门,丁夏坐在床边发愣。

    她并不是因为倪倪和肖尚的故事,而是因为倪倪话中肖尚的身份。

    没有想到,肖崇竟然还有一个这样的弟弟,

    一个身份如此特殊,与他同父异母关系的弟弟。

    丁夏转头看了看映在窗户玻璃上自己的脸,

    只是模糊间脸上的那张脸竟然变成了文君来的五官。

    她的脸上挂着冷漠的表情,

    印在窗户上的文君来的面容,此时渐渐的开始模糊。

    逃避了一世的三个字,今天去在别人的身上听到。

    她明白,自己可能一辈子,都无法平静的面对这个身份,而这个身份,她永远都没有办法逃避和丢弃。

    即使她已经不再是文君来,她的内心却始终都觉得,那样的身份,就那么根深蒂固的落在自己的心中。

    终其一生,都无法消磨殆尽。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身心感到疲惫,

    丁夏竟然就这么倒在床上,睡着了。

    ————

    三十一年前的冬天,

    那是一座静谧的江南小镇,处处张灯结彩,充满了烟火的气息和春节的喜悦。

    一声啼哭从一间小屋中传出,

    文君来就在此刻,出生在这座水乡小镇。

    文君来的母亲,是个温润如玉的女人,身材苗条,皮肤白皙,柳叶眉,杏核眼,齐腰的黑色长发。

    文君来的父亲是个跑水路经商的商人,常年在外,但是他从来不会错过在重要的节日和母亲见面。

    母亲对于父亲的忙碌从来都没有怨言,但文君来总是在她的身上能够感觉到一种莫名的寂寞。

    也许是已经习惯了等待,母亲总是告诉文君来,

    爸爸是个非常优秀且温柔的人,他非常的爱她们母女,爸爸为了这个家庭,在外奔波劳碌,

    君来要做一个乖孩子,让爸爸安心。

    ‘做一个爸爸妈妈的乖孩子’这在文君来幼小的心里成为了一个准则。

    她比一般的孩子更加内向,她能够安安静静的坐在午后院子的椅子上,认认真真的看书。

    母亲坐在身边,手里拿着一些刺绣,看着院子的大门,呆呆的发愣。

    突然听到门口有人轻轻咳嗽的声音

    文君来从书中抬起头来,看到一个熟悉的高大的身影出现在哪里。

    父亲站在门口,手里提着给文君来带的礼物,他脸上的笑容在文君来眼中比这世界上任何的花朵都要灿烂。

    他的浑身都散发着光芒,不像是阳光,反倒是像他身体中散发出来的一样。

    “爸爸。”

    刚才还在安安静静看书的文君来,此刻欢呼雀跃得像一只小鸟。

    放下手中的书,飞奔过去。

    父亲蹲下来,将手里的袋子放在脚边,迎接他心爱的女儿扑进自己的怀里。

    他一把将她抱住。

    文君来感受着父亲身上那种让她安心又踏实的气息,父亲也享受着他好久不见的女儿躲在自己怀里撒娇的感觉。

    母亲慢慢的走了过来。

    只有在见到父亲的时候,她的脸上才会有那样的笑容。

    “你回来了。”

    “嗯,我回来了。”

    父亲在家里的日子,是文君来最快乐的时候,她可以对着他撒娇,拿着绘本追着父亲缠着他给自己讲故事。

    父亲从大城市里给她带来了礼物,那些她都一一珍藏在自己的床头。

    母亲依然喜欢坐在院子里,看着父亲和文君来其乐融融,笑作一团的样子,她的眼中,满是幸福。

    可是这样的生活并不会持续太久,偶尔三四天,长则半个月,父亲就又开始收拾起东西。

    “要走了吗?”

    母亲站在他的身边,语气中掩饰不住的失落。

    父亲放下手中的东西,转过来,将母亲抱在自己怀中。

    “嗯,要走了。”

    母亲只是点点头,将头埋在父亲的肩上,低低的呢喃:“那,早点回来。”

    躲在门边的文君来悄悄的看着这一幕。

    这一的一幕在她的记忆中,出现过无数次。

    她知道,父亲离开之后,母亲眼中的幸福就又要消失了。

    但是她是个好孩子,她不能任性撒娇让父亲留在家中,她只能在父亲离家的时间里,多陪陪母亲。

    虽然一家三口团聚的时间很短很短,但是文君来丝毫没有怀疑过父亲对母亲的爱。

    即使是小小年纪的她,也能够从两人的眼神,语气,中读出来那种幸福和爱意。

    而母亲也被这种爱包围着,抵挡住父亲不在身边的寂寞。

    小小年纪的丁夏就像是个小大人一样。

    会唱歌,会跳舞,会写小诗文,这些都是能让母亲露出微笑的事情。

    她尽力的想将它们全都做好。

    和别的孩子充满泥巴,青草,河水味道的童年不同。

    文君来的童年几乎没有和别的孩子过多的接触,她不愿意弄脏衣服,不愿意不小心摔伤,

    她不希望给母亲增加任何的负担。

    在她的眼中,母亲就像是一个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很快,文君来到了上学的年纪。

    但是几乎没有小伙伴的文君来却不想踏进校园。

    这座江南小镇有一所小学,小学里的孩子互相之间基本都认识。

    他们之中,有可能你是我的表兄弟,你是我的堂姐妹。

    同桌之间甚至有可能是侄儿和小叔子的关系。

    在这样的小镇上就是这样,一条街上,基本上都是同一个姓氏的人。

    而唯独独文君来这一户,和这里的人没有任何关系。

    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搬来这里的,也不知道他们从哪里来。

    偶尔有闲得无事的老妇人会到他们院子里来坐坐,

    母亲也只是沏上一壶茶,听她们家长里短的闲聊。

    母亲很少参与他们的话题,只是坐在一旁,听着,然后偶尔露出一点笑容。

    就连文君来上学,都是这些老妇人来跟母亲说。

    孩子到年纪了,不能老搁家里呆着,要多和同龄的孩子接触,学习知识也总是好的。

    等到她们离开,母亲便将文君来拉到身边。

    轻声细语的问她:“君来,你想去上学吗?”

    文君来看着母亲,很久没有说话。

    其实,她偶尔能听到院子外面同龄小孩儿的笑声,她就只是远远的坐在门口,看着他们你追我赶的嬉笑打闹。

    她的眼中,多少是有些羡慕的。

    偶尔有小孩儿看到她坐在那里,便要走过来邀请她加入,

    可是文君来只是怯怯的摇头,然后转身都到了屋内。

    这之后,那个邀请她的男孩儿还受到小伙伴们善意的嘲笑。

    “哈哈哈你长得太凶了,把别人吓着了。”

    所以在母亲问她愿不愿意上学的时候,她才会犹豫着,不知道该不该点头。

    看她这样,母亲也已经明白她的意思。

    第三天,她就将一个小书包放到文君来面前。

    “去吧,去上学。”

    母亲的笑容满是欣慰,文君来的眼中,也满是高兴。

    第二天,在母亲的目送下,她便背上书包,从那个院子踏出去。

    满心忐忑又期待,她在上学的路上反复的想着要怎么跟人打招呼,见面第一句要怎么自我介绍。

    这样想着,文君来脚下的步子都不由得轻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