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士明乘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马车的车辕坐着车夫与小厮墨砚,车内司琴不断查看着考篮中的物品,生怕少了一件。</br>他本不想带着司琴,可司琴无论如何都要跟来。</br>考虑到司琴为了秋闱,准备了好多天的东西,还是将她带上了。</br>在马车后不远处跟着多名府中护卫,这是李士明出门必备的。</br>南陵府连续出了几件大事,并没有影响到今日的热闹。</br>大路上到处都是人,除了参加秋闱的考生以及家人外,还有很多围观之人。</br>街道上也多了很多的衙役与府兵,这是为了防止出现意外事件。</br>“少爷,贡院到了!”墨砚在车厢外提醒道。</br>“司琴,你留在车里不要下来了!”李士明按住了想要下车的司琴吩咐道。</br>此时的贡院外人山人海,就连矮墙与树上都有小孩子。</br>很多人带孩子过来,就是为了沾上一些文气,让孩子能够像这些秀才一样有机会参加秋闱。</br>在普通百姓的眼中,能够参加秋闱的秀才,都等于是文曲星下凡。</br>这也正常,这里的每一位秀才,都是各地的前几名,放在当地妥妥的文曲星下凡。</br>而万一过了秋闱,那就不能再称之为秀才了,需要叫举人老爷,有了为官的资格。</br>李士明提着考篮走向贡院大门,几位认识的秀才彼此互相看了一眼,并没有打招呼。</br>贡院门口搜查的兵士,并不是南陵府的府兵,而是从外地调来的兵士。</br>兵士们并不认识李士明,所以搜身与其他考生一般无二。</br>大夏重视科考,任何敢于在科考中作弊的行为都是死罪,又由于科考的重要性,大夏采用了多种方法来防止作弊的出现。</br>哪怕是在南陵府秋闱,李士明也无法享受到知府公子的优待。</br>李士明看着司琴精心准备的点心,被兵士捏碎,还好司琴看不到,要不又要伤心了。</br>搜身结束有兵士将他带入贡院,他的运气还不错,在一排排的号舍中,虽不是最好的位置,也没有坏到在旱厕旁。</br>他从考篮中取出笔墨、砚台、镇纸,取了一点水调墨。</br>由于有机房空间存在,他等于是将府中书房所有的书籍都装在脑中,又有着大型服务器IBMz15的计算分析能力,以及前世历史中很多优秀文章为底蕴。</br>更因为他的实力达到了炼气一层,灵气的滋润让他的记忆、分析、运算等能力大为提升,他根本就不担心秋闱。</br>第一日题目发了下来,考的是帖经。</br>虽然学习了四书五经,但对于古代的考试,他还是报着一种旁观者的感觉在观察。</br>真正参加秋举考试,他才发现了这考试有多难。</br>当然,这个难并不是对如今的他,而是对比前世的学生。</br>最简单的帖经墨义,是从四书五经十七万字之中,抽取出任意一段进行填空。</br>这需要将四书五经完全背诵下来,才能够应对帖经墨义考试。</br>李士明扫了一遍题目,他脑中就出现了答案,连动用大型服务器IBMz15都不需要。</br>他只需要注意将文字书写清楚,不要污了试卷。</br>一笔笔的书写完题目,才过去了大半个时辰。</br>他发现自己答的太快了,整张填空题的卷子可是一天的考试内容。</br>耳中听到考生的哀号之声,随后又传来兵士的警告声。</br>晚上时,一个个灯笼挂起,号舍之中众考生也点燃了油灯。</br>李士明坐到简陋的木板床上,将聚灵盘从机房空间中取出坐在身下,开始了‘五行纳气诀’的修炼。</br>哪怕是秋闱,也不能打断他的修炼。</br>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聚灵盘上的四枚发光石头已经很是暗淡,实在是支撑不了多久了。</br>浪费任何一次修炼机会,都是极大的浪费。</br>再说在号舍内,也没有谁会打扰考生,除非是发现考生有着明显的作弊行为。</br>灵气涌入体内,顺着打通的灵脉进入到灵气漩涡内。</br>似乎是达到了一个极限,灵气漩涡收缩了一下,然后大了一圈。</br>整个贡院莫名的产生了一股风,吹的灯笼不断的摇晃,兵士们连忙查看情况。</br>经过一番检查,兵士们没有发现异常,只当是天气产生的意外。</br>李士明睁开眼睛,他眼中闪过一道光芒,随后隐去。</br>“终于炼气二层了!”他心中暗自欣喜道。</br>炼气二层后,他就可以尝试学习法术,算是真正踏入到了修仙的门槛。</br>他将聚灵盘收进机房空间,没有浪费一点时间。</br>他看的出来,聚灵盘最多再坚持三天时间,之后他就没有这么好的修炼条件了。</br>至于说聚灵盘内的发光石头,他在南陵府并没有探听到何处有。</br>再说了,就是有发光石头,他也没有激活聚灵盘的方法。</br>他躺在木板床上,度过了在号舍的第一个晚上。</br>第二天考的是经义,题目比较偏,只从其它号舍不时传来的叹气声,就知道这次的题目有多难了。</br>不过再怎么偏,都无法脱离李家的经义选,十七万字的四书五经,经过这么多年李家将其经义扩充到了六百多万字,可见对经义的研究之深。</br>几乎每一段都有相应的经义,不管怎么考总不能超出四书五经的范围。</br>第三天考的是策论,策论看的是文学水平与对经义的实用研究。</br>李士明并没有自己去写,他根据对考官的了解,从大型服务器IBMz15的历史资料库中,选了符合考官品味又极佳的策论文章。</br>这一次他没有立即动笔,而是等了一个时辰才动笔。</br>下午酉时,三天的秋闱终于结束。</br>司琴站在马车上,眼睛盯着贡院的大门。</br>一名名疲惫不堪的考生从大门走出,三天的考试几乎消耗光了他们的每一分精力。</br>甚至有些考生是在兵士的搀扶之下,才能走出贡院的。</br>历年的秋闱结束,都有考生会大病一场,甚至有考生因此一病不起。</br>“少爷出来了!”墨砚惊喜的叫道。</br>不用他说,只看从大门中出来的最年轻的考生,也是唯一一个精神奕奕的考生,在考生中只一眼就能认出来。</br>司琴站在马车上用力的挥着手,示意她在这里。</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