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 重生之四海帝皇 > 第 318 章 周游世界

第 318 章 周游世界

 热门推荐:
    侯垚退回海星岛,在沉寂了一年之后出兵倭国。

    同时还带着当初在朝鲜战场抓到的那些俘虏。

    此时的倭国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都已经打成了狗脑子。

    整个日本的民生都已经被破坏殆尽。

    丰臣秀吉掌握着一个能变民为面具部队的秘密。

    德川家康则有众多大名、武士家族的支持。

    双方的战斗波及之广比起战国百年来的破坏也不惶多让。

    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打得火热,而董力行祸害倭国天皇家眷的行动却是丝毫没受影响。

    这一年这些女人基本都跟他生了一个孩子。

    可惜没有一个是男孩,这让董力行一心想找公主给他生个大胖儿子的计划迟迟没能逐愿。

    没有逐愿那就继续造,还就不信了,他就生不出个儿子来。

    董力行的执念,把天皇家族好不容易恢复的一点点威信又败坏至荡然无存。

    不过一次两次的叫做羞辱,次数多了也算不上什么。

    实际上后阳成天皇在这一年,除了老婆和妹妹受了点委屈外,他自己倒是没受到什么伤害。

    相反,他的小日子反而还过得比较滋润。

    主要是董力行那是真给钱啊。

    往年丰臣秀吉都只是在重要的年节时期,才会给一些俸银,平常基本是没有的。

    海贸收入,就成了皇宫开支的主要来源。

    由于朝鲜战争的关系,海外贸易也中断了。

    这笔重要收入被迫中断,维持皇宫支出的主要来源断了。

    当然,这本来也就是丰臣秀吉给皇室分润的一份利益。

    只是之前有,现在没有,就导致皇室更加难受。

    所谓由简入奢易,由奢入简难。

    习惯了有钱的生活,现在又突然被打回原型,当然会有种不适应的感觉。

    恰好这个时候董力行出现了。

    身为净海王的董力行自是不会缺钱,而且还出手大方。

    也不知道是出与补偿还是什么,总之每次跟那些公主、妃子们欢好后他都会赏赐大笔的钱财。

    尤其是怀有身孕的时候,那赏的可就更多了。

    后阳成天皇在生活上被人如此羞辱,但是又离开不羞辱之人投喂的大把金钱。

    最终也只能痛并快乐的默默忍受着。

    忍着,忍着,也就渐渐麻木,也习惯了。

    有时候董力行偶尔吃一天素的时候,他反而还不习惯了。

    还会让人去四下打听,为什么坊津大当家的今日没来宫里吃海鲜。

    生怕是因为宫里海鲜吃太多了,吃腻了大当家的胃口,会影响大当家付钱的力度。

    有过两次这样的经验之后,董力行就更加肆无忌惮的玩弄起皇家女眷。

    甚至有时还会故意当着天皇的面玩弄。

    而后阳成天皇,也从最开始的怒不敢言,到后来的主动配合,将皇家的颜面彻底丢到了地底。

    皇宫里发生这样的丑事自然是瞒不过有心人的探查。

    于是以德川为首的一部分大名,就吵着要拥立新的天皇。

    拥立天皇容易,但是现在京都在丰臣秀吉手上,不能夺回皇宫,就算拥立了天皇也没有法律效应。

    于是一场谋夺京城的大战,正在悄无声息的酝酿。

    ……

    侯垚带着海星岛大军从九州登陆的时候,正是丰臣和德川围绕京城展开争夺的关键时期。

    谁也没有空来理会这支外来的军队。

    九州的霸主岛津家独自对海星岛大军也是有心无力,抵抗了两个月,海星岛大军就已经进逼岛津家居城。

    岛津家主岛津义久请降。

    随后九州岛上的其他大名家也都纷纷向海星岛军投降。

    侯垚也没着急向本州岛进军,而是直接在九州岛上建立起了理政衙门,同时还兴建了学校,兴大夏官话,推广汉学。

    看到侯垚在九州岛上建立了行政体系,原本担心侯垚会趁两家内战的时候捡便宜的两人放下心来。

    都想用最快的速度解决老对手,然后再转头收拾盘据九州的侯垚势力。

    然而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最终都失算了。

    侯垚在九州立足,大力发展商业和手工业,使得九州很快就繁华起来。

    由于本州岛的战乱,大量的平民都涌入九州讨生活,也使得九州岛很快就发展起来。

    实际上此时的倭国相比欧洲的任何一个大国来说,总人口都要只多不少。

    而且由于倭国人本就崇敬汉唐文化,对汉人统治日本根本没有一点心里负担。

    因为本身在海皇时代,汪直就做过很长一段时间日本实际上的皇者。

    当年海皇只是一个公告,就吓得数十万倭寇不敢再袭扰大夏海疆。

    而九州岛就是倭国海盗出产最多的地方,其次便是四国岛。

    侯垚仅花了两年时间就把九州岛完全纳入了自己的统治。

    还在九州岛上建立了完善的科举制度,一应官员都通过科举选拔。

    这让暗无天日的日本战国民众看到了一丝出头的希望。

    九州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一天天的强大起来。

    各种新兴产业如雨后春笋般建立起来。

    九州岛的繁荣昌盛,深深的刺痛了本州岛的各家大名。

    同时也让各家大名感受到了深深的威胁。

    此时董力行多年的努力耕耘也终于有了结果,近卫前子为他生下了一个儿子。

    在威逼下,后阳成天皇对外宣称这个孩子是自己的孩子,然后将其立为太子。

    而董力行则被封为太子太傅,征夷大将军。

    丰臣和德川两家打生打死,最终却是便宜了一个海盗头子。

    丰臣、德川自然是不会就此甘心,最终三方在长岛城附近大战了一场。

    董力行的以五万燧发枪部队加上强大的水军支援,力压丰臣和德川两家。

    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征夷大将军。

    经过短暂的修整后,董力行强征日本本岛的所有大名家精锐,对九州岛发动了总攻。

    总共出兵二十五万,五万水军,二十万步军。

    侯垚出兵迎击。

    这一战,没有大夏的掣肘,海星岛军都已经更换了先近的装备。

    此时火力全开,根本就不是一个层面的战斗,仅用了两个小时就将董力行的中军彻底击溃。

    董力行战死,丰臣秀吉和德川家康撤退。

    侯垚也不追击,而是有条不紊的按照自己的规划一步步进逼。

    所过之处,无不望风而降,最终包围了大板城。

    穷途末路的丰臣秀吉将大板周边的十万百姓都戴上了面具,对海星岛军做出了殊死抵抗。

    面具部队说穿了并不神秘,只是一种毒品而已,能麻痹人的神经痛感。

    冷兵器交战,一方感觉不到疼痛,自然大占优势。

    但是在热兵器交战中,这些没经过训练的百姓连靠近对手都做不到。

    只是多增加十万亡魂而已。

    大板城仅坚守了半个月,丰臣秀吉便在城中的天守阁内举火自焚。

    连同宏伟的大板城一同化为灰尽。

    同月,德川家康主动到侯垚暂住的安土城中请降。

    侯垚以祸害国民罪判除德川家康死刑,但是没有追究其后代的责任。

    自此全日本大名都向侯垚臣服。

    侯垚废除了天皇,追认徐福为祖,又命人将位于堺市的天皇陵进行了部分挖掘,挖出了相当多的华夏晋代文物。

    由此宣布日本人是华夏人的后裔,追认炎黄始祖,并正式启用新的炎黄历纪元。

    根据测算,炎黄历到今年是四千二百九十六年。

    也就在这一年,纪永宁的内燃机终于发明出来了。

    有了内燃机后,魏大兴心心念念的钢铁舰队也终于可以下水了。

    与此同时,一个新的计划在侯垚脑海中成形。

    他将打造一支全世界最庞大的钢铁舰队,形成全球统一的海洋霸权。

    炎黄历四千二百九十八年,第一艘真正的钢铁巨舰在九州船厂建造完成。

    其后,侯垚带着余秀儿、沉鱼开始了为期十年的周游世界的活动。

    ……

    大夏国在姬文君的努力下国力蒸蒸日上。

    由于先进的交通工具和通信手段的发明,朝廷对国内的统治也越来越稳固。

    此时,崇祯皇帝也到了亲政的年纪。

    姬文君也试着放手,崇祯皇帝亲政后,就迫不及待的颁布了一系列改革措施。

    改革的效果如何尚且不谈,但是在消除姬文君的影响力方面却是不遗余力。

    三个月后,崇祯的改革失败,导致民怨沸腾。

    姬文君只能凭借自己强大的影响力善后,同时也收回了皇帝的大部分政权。

    自此,姑侄俩貌合神离,新一轮的权力角逐就此展开。

    ……

    侯垚带着老婆孩子到达了澳州。

    姚家已经将澳州北部完全占领,正慢慢往南面渗透。

    只是由于人口的原因,进展非常缓慢。

    姚家的老家主姚元洲已经过世,现在是姚英哲当家。

    相比起当年风流倜傥的公子哥,现在的姚英哲已经成了个中年油腻的胖男人。

    “侯垚,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你还能来这鸟不拉屎的地方看我,这份情兄弟领了。”

    侯垚在姚英哲肩膀上拍了拍:“都说我们是兄弟了,还什么领不领情?怎么样,这地方不错吧?官话推广的怎么样了啊?”

    姚英哲一脸苦笑:“我现在才明白你当初叫我多生孩子是什么意思,这地方的土著居民实在太原始了,教化起来相当困难,这些年,我为了增加人口,想尽了办法,收效甚微啊,最后实在没办法了,才叫铁勾船长帮我从其他地方抢些人口过来。这才勉强将北面的土地占领下来。再往南,就力有不歹了。”

    侯垚哈哈大笑:“没事的,不要急,慢慢来,一代人不行就两代,两代不行就三代,总之迟早能将整个澳州占领下来的。”

    姚英哲放声笑道:“不错,我也这么觉得,所以这些年我也在拼命的生孩子,不瞒你说,昨天是我的第一百三十七个孩子出生,不知道你现在有几个孩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