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科幻小说 > 我在西伯利亚打地鼠 > 第925章 永远(终章)

第925章 永远(终章)

 热门推荐:
    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本来就是忽悠俄罗斯的,对于探索星空,美国人从来就没有兴趣。

    乔治并不是一个坚定的东正教信徒,真正信奉的是实用主义。

    但是和美国资本相比,乔治也自叹不如。

    美国人才是真正的实用主义。

    如果不是为了和俄罗斯商品竞争,获得欧洲订单,美国那些资本家,甚至连改进技术的动力都没有。

    想让美国的资本家探索星空,除非有确定的利益摆在面前,美国人才会付诸行动。

    如果再给小罗斯福10年,甚至5年,美国可能就会真正有变化。

    杜鲁门的魄力和眼光,比小罗斯福差太多,连萧规曹随都做不到。

    小罗斯福给杜鲁门留下的政治遗产还是挺多的。

    杜鲁门看问题,和小罗斯福并没有处于同一个高度上,对于小罗斯福留下的政治遗产,杜鲁门并没有很好地继承。

    比如和俄罗斯的联络机制。

    小罗斯福在世的时候积极和俄罗斯联系,对于重建欧洲这件事,小罗斯福希望和俄罗斯进行合作,共同支持欧洲的重建。

    杜鲁门决定甩开俄罗斯单干,率先和英国政府就英国的重建开始谈判。

    乔治万万没想到,杜鲁门居然为了英国,放弃了整个欧洲。

    既然这样,乔治也没什么好说的了。

    如果杜鲁门延续小罗斯福的政策,积极和俄罗斯沟通,乔治也可以就欧洲重建,分给美国一杯羹。

    既然美国甩开俄罗斯,单独和英国谈判,那么就违背了小罗斯福的“大国一致”原则。

    杜鲁门的援助,招致美国国会的强烈反对。

    美国国会对小罗斯福的《租借法案》早有微词,迫于小罗斯福的权力,美国国会只能暂时忍耐。

    杜鲁门和英国的谈判,并没有通过美国国会的批准,这在很多国会议员看来,是在复制小罗斯福的独断专行,实属大逆不道。

    杜鲁门和英国的谈判进行的很顺利,很快就达成初步的援建方案。

    然而方案在提交美国国会之后,惨遭驳回。

    “为什么?”

    杜鲁门质问众议院院长萨姆·雷伯恩。

    雷波恩和杜鲁门都是民主党人,小罗斯福担任总统期间,雷波恩和小罗斯福合作的很愉快。

    “因为这个方案没有国会的参与。”

    雷波恩的微笑虽然看上去让人如沐春风,眼神冰冷残酷。

    “萨姆,俄罗斯正在积极行动,我们没有时间了。”

    杜鲁门心急如焚,俄罗斯的援助,正在源源不断的抵达欧洲各地。

    刚刚过去的冬天,由于德军的横征暴敛,欧洲爆发了大面积饥荒,包括荷兰、波兰等多地都有人饿死,这在以往是不可想象的。

    对于欧洲国家来说,重建可以推迟,先要把欧洲人的肚子填饱,才有能力进行重建。

    投降的500万德军,只有300万是德国人,其余200万都来自德国的仆从国。

    乔治将这500万人改造成建设大军,先从基础交通设施开始,恢复重建。

    一直以来,欧洲各国接近百分之三十的粮食需求,都是由俄罗斯提供。

    俄罗斯粮食有的是。

    但如何将粮食运到所需要的地区,成为大问题。

    战争期间,欧洲各国,尤其是德国的交通设施严重受损,国内的铁路网几乎被摧毁殆尽,为了缓解部分地区的饥荒,俄军不得不出动运输机,对饥荒比较严重的地区实施空投。

    和物质上的重建相比,乔治更重视政治上的重建。

    两战期间,欧洲最抽象的国家不是德国,也不是意大利,而是最先开始玩皿煮的法国。

    法国彻底把皿煮玩坏了,总理一周三换,政策没有任何延续性不说,政客把精力全部用在选举上,对于德国的威胁视而不见,以至于38天速降,又玩出两法并立。

    客观上说,两法并立确实是最大程度维护了法国的利益。

    但是也严重降低了法国的国际地位。

    瓦西里要求欧洲各国,完全照搬俄罗斯的政治模式,组建最高效的政府。

    戴高乐很为难。

    法国自大革命一来,皿煮制度深入人心,已经根植于每一个法国人心中。

    俄罗斯的模式固然高效,但是和法国的皿煮精神不符,贸然在法国国内推行,阻力非常大。

    俄罗斯也有议会,但是俄罗斯的议员并不是选举产生,议会也不像法国那样天天开会,鸡毛蒜皮大的事情能吵3个月,等讨论出结果,黄花菜都凉了。

    如果在法国推行俄罗斯模式,那么法国的那些所谓“职业”政客,就要全部失业了。

    “难道你现在还没有意识到,你们的这种所谓‘皿煮’,对于一个国家的危害?”

    乔治也是好奇,不知道戴高乐到底在坚持什么。

    “大公爵,如果德国也和法国一样,世界大战本不会爆发。”

    戴高乐角度清奇。

    “德国发动战争是全体德国人的集体意志,所以才会得到德国人的支持。”

    瓦西里冷笑,法国从拿破仑时期的欧洲第一陆军,沦落到今天这个地步,纯属活该。

    戴高乐之所以有底气,是因为法国沦陷前,法国政府抢先运走的4千多吨黄金。

    虽然法国人的行为令人不齿。

    可法国的损失不仅低于德国,甚至低于意大利,让人不得不感叹世事无常。

    自大航海时代开始后,欧洲国家通过殖民,从全世界掠夺了无数财富,让欧洲国家可以躺在前人的功劳簿上混吃等死。

    如果欧洲国家不行动起来,那么迟早,欧洲必将整体沦陷。

    “这就是皿煮的奥义,不管结果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会由整个国家买单。”

    戴高乐不想成为法兰西的罪人。

    法国的绥靖,何尝不是全体法国人的选择。

    瓦西里还想斥责,被乔治以眼神阻止。

    乔治不强求,既然法国人舍得死,乔治也舍得埋。

    虽然乔治希望在法国实行俄罗斯模式。

    但法国这种所谓的“皿煮”,对俄罗斯最有利。

    俄罗斯不仅从德国转移科研人员,也在从法国吸收需要的人才。

    虽然戴高乐已经承诺,会在“民族自决”的前提下,允许法国海外殖民地以公投的方式决定自己的命运。

    考虑到法国海外殖民地所谓的上流社会,也全部是由来自法国的殖民者,以及殖民者的后代组成,法国海外殖民地距离真正的独立自主,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应该如何控制欧洲这些国家,美国已经做出了最佳范例,乔治也必须承认,昂撒对于“掺沙子”这件事,的确是很擅长。

    乔治对于控制欧洲没兴趣,甚至对于“争霸”这件事,也同样没兴趣。

    德国挑起世界大战是为了生存空间。

    英法努力维持殖民格局,是为通过殖民地吸血,满足英法权贵阶层的需求。

    俄罗斯图啥?

    资源俄罗斯有的是,再挖一百年也挖不完。

    土地俄罗斯也有的是,西伯利亚开发了半个世纪,现在已经开发利用的不足十分之一。

    俄罗斯重工业独步天下,也不缺轻工业,包括汽车在内的大件奢侈品,已经开始进入普通俄罗斯家庭,俄罗斯人的生活水平让整个欧洲都羡慕不已。

    “听你这么一说,我们已经无事可做,现在就可以退休了!”

    瓦西里很高兴,他的名字肯定将铭刻在俄罗斯的历史上。

    “我们不能骄傲自满,必须给所有俄罗斯人树立一个远大的理想,这样才会让俄罗斯永远充满活力。”

    乔治不满足,他还有很多事可做。

    “理想?”

    瓦西里已经很久没有和乔治探讨关于理想的问题了。

    “难道你想长生不老?”

    瓦西里脑洞大开。

    乔治一脸嫌弃。

    也不是不行,生命科学还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生命科学很难量化,不知道尽头在哪里。

    乔治抬头看天空,这个是可以量化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