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中文网 > > 嫁残疾相公种田养娃 > 第2110章我们去后院

第2110章我们去后院

 热门推荐:
    小溪见状,喜笑颜开地说道:“好好,那我就不客气了。”

    “哎!这就对啦!一家人要是还如此见外,岂不是要被外人说笑。”

    老太太轻轻拍了拍孙女那白皙细腻的小手,再不复未出阁前的粗糙,满手老茧,让人一看便知吃了不少苦头。

    再想想那个整日只知吃喝玩乐,时不时就要向王氏告状的田小蕊,老太太的眉头不禁皱成了一个川字。

    俗话说得好,上梁不正下梁歪,母亲不是个好的,孩子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哪像那早逝的二儿媳,温柔贤惠,对他们老两口也是孝顺的很,两家人相处得和和美美,从未红过脸。

    而王氏过门后,一切都变了,以往跟他们老两口亲厚的儿子,来老宅的次数越来越少,小溪也变得越来越瘦,诸如此类的事情还有很多很多,这让她对王氏愈发的瞧不上眼。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她可不是那种不明事理的婆婆,实在是王氏的所作所为太过分了,这才渐渐地跟她疏远了。

    哪个做父母的,不希望儿子的小家幸福美满,她自然也不例外,只可惜事与愿违,最后受苦受累的还是她那可怜的孙女。

    “祖母,你们来得也太突然了,我这都还没准备呢,孙女这就去让卢大娘准备饭菜,你们吃完午饭再回村。”

    祖父祖母平日很少出门,若不是自己和堂姐都搬到了镇上,恐怕他们这辈子都只会守着那个小山村。

    难得过来一趟,自然得准备一桌丰盛的饭菜。

    老太太连忙摆了摆手,“不用,我们就是过来看看你爹,坐一会儿就回去了,不用准备饭菜。”

    每次来孙女家,都会有满满一桌子的饭菜,煎炒烹炸样样俱全,那叫一个丰盛,毫不夸张地说,比他们的年夜饭不知好了多少倍。

    于普通百姓而言,能有四个菜,那便是日子好过的人家了,而那些穷苦人家,连饺子馅都要用土豆代替,面也是杂粮面。

    “不行,这次必须听我的,吃完再回去。”

    小溪态度坚决,丝毫没有商量的余地,抬脚就要去厢房找卢大娘。

    祖父祖母犹如黑暗中的指明灯,照亮了她儿时那灰暗的人生。

    如果没有他们的关心与开解,自己恐怕难以坚持到长大成人。

    每当王氏母女以各种借口折磨她时,小溪是多么渴望父亲能挺身而出,为她说一句公道话,然而,现实却让她大失所望。

    每一次,父亲都会选择视而不见,甚至还会说:“你继母虽然嘴巴厉害点,但心肠却不坏,你也改改自己的脾气,少惹她生气。毕竟你弟妹还小,离不开娘亲的照顾,爹总不能为了你把她休了吧!到时,宝儿和小蕊咋办。你日后乖点,少惹她生气,日子也会好过一些,知道不?”

    她彻底沦为了一个爹不疼,没娘爱的孩子,为此,她曾数次产生轻生的念头,心想不如一死了之,从此解脱。

    还是祖母时常开导她:“好死不如赖活着,等你将来长大了,有了自己的小家,就可以彻底摆脱他们,过自己想过的生活。”

    在那些艰难的岁月里,若是没有祖父祖母和大伯娘一家人给予的那一丝温暖,她恐怕真的活不到长大。

    不为别的,只为争那一口气,她将所有的委屈都深埋心底,默默忍受着,只盼望着能早日长大成人,然后离开那个没有一丝温暖的家。

    若是自己有了孩子,她一定会好好爱她们,决不让她们受一丁点的委屈。

    孙女家的日子虽然好过些,但赚钱也不容易,老太太实在不想小溪破费,便再次婉拒了她的挽留。

    “祖父祖母,您们就听孙女的吧,吃完饭再回去。”

    小溪的语气坚定,一副不容拒绝的模样,径直朝厢房而去。

    菜园里的豆角,今年迎来了大丰收,几日便能摘一茬。天天吃着同样的东西,难免会有吃腻的时候。

    卢大娘向来是个闲不住的人,她把多余的豆角全部摘了下来,剪成豆角丝,然后小心晾晒在屋檐下,留着冬日没有新鲜蔬菜时吃。

    总比让它们在菜园里变老、烂掉要好得多。

    这会儿,卢大娘正坐在炕上,耐心地剪着豆角丝。看到自家夫人进来,她立刻站起身来。

    “夫人,您有什么吩咐吗?”声音中透着一丝恭敬。

    小溪轻轻点了点头,“我打算留祖父祖母在家中吃午饭,这是半两银子,大娘拿着,去菜市场买点新鲜的鸡鸭鱼肉回来。”

    “夫人,用不了这么多。有二百文就差不多了。”卢大娘连忙摆了摆手。

    “剩下的你放起来,留着下次买菜用。”

    小溪自然知道用不了半两银子,但她又怎能给得那么吝啬呢?更何况,卢大娘负责厨房的活计,平时也需要买菜,这次不给,下次也得给。

    “那好吧!老奴这就去。”卢大娘闻言,将豆角收好,然后迅速穿好鞋子,下了地,动作可谓是相当麻利。

    待小溪出来时,就见祖父和大伯他们已经回屋了,三个孩子也没了踪影,应该是回了书房。

    唯有祖母还站在菜园前,似乎在等自己,好似有话要对她说。

    “祖母,您怎么没进去啊!外面多晒。”小溪的目光中透着关切,一把拉住了老太太的手。

    只见老太太摇了摇头,“你祖母我的皮肤已经够黑了,不怕晒,再说,屋里哪有外面的空气好啊!”

    看着这个孙女,老太太的眼中满是慈爱,她心想,陈家小子可真是有眼光,不嫌弃当初面黄肌瘦的小溪,一心想将她娶回家。如今,小溪出落得如此俊俏,当真是赚到了。

    然而,当她回想起孙女出阁前后的变化时,不禁咬牙切齿,对王氏的恨意又增添了几分。

    倘若小溪能够吃饱饭,又怎会面黄肌瘦,一副弱不禁风的样子,以至于无人上门提亲,不正是因为嫌弃孙女太过瘦弱,恐难生育吗?

    自从孙女出嫁之后,不仅身形逐渐丰腴,脸色也愈发红润,容貌更是与往昔大相径庭,仿若脱胎换骨。

    如今村中不知有多少小伙子捶胸顿足,懊悔不已,当年竟然听从了爹娘的话,没有上门提亲。

    这些事情,老太太也是后来从他人的闲言碎语中才得知的。

    孙女虽然身体单薄,却是村里出了名的能干姑娘,有人喜欢实属正常,只可惜月老早早就为她牵好了红线。

    若是嫁给村里人,未必会有如今过得这般舒心。

    毕竟父母在不分家,但凡不是实在过不下去,老人都不会主张分家,人多事也多,难免会发生口角。

    不像陈家,过门就分家,上没有公婆压着,下没有事多的小姑子,以及难相处的妯娌,日子不知有多舒心。

    “祖母,你是不是还没看到明睿呢!要不随我去后院吧!对了,把堂姐也叫上。”

    堂姐来家里,她还一直没有聊上几句,正好祖孙三人可以去后院,说说悄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