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啊!那我去叫小雅。”老太太本就有此意,听了小溪的话,瞬间就应允了。
小溪轻轻地摇了摇头,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狡黠的笑容,“不用,看我的。”
话音未落,她便朝正看向窗外的堂姐招了招手。
田小雅心领神会,抬脚就抱着闺女往屋外走。
“堂妹,你叫我?”
小溪微微点头,柔声说道:“嗯!我们去后院聊。正好让灵儿同我家明睿一起玩。”
虽然儿子还不会爬,但看到同龄孩子还是蛮开心的。
“好,正好灵儿也不愿在房间里待,她还是挺喜欢明睿的。”
田小雅心中暗自感叹,这世间,无论大人还是孩子,皆无法抵御漂亮事物的诱惑。
不单单她喜欢堂妹家那几个粉雕玉琢的孩子,就连自家的宝贝女儿也是如此。
每次看到明睿,女儿都笑得十分开心,甚至还会爬到小家伙近前,伸手摸人家的小脸。
“我也许久没有见到明睿了,正好去后院瞧瞧。”
虽然孙女婿的容貌也很出众,但老太太始终觉得,几个孩子,还是更像小溪多一些。
她不禁心生羡慕,陈家老两口真是多子多孙的命啊,才三个儿子,如今就已经有了六个孙子。
而自己的大孙子成亲多年,却只得了石头一个孩子,也不知日后还会不会有其他弟弟妹妹。
如此一来,将来孩子长大若是遇到难处,也有个可以帮衬的人。
而不是像小溪这般,孤立无援。但凡她有个弟弟或是妹妹,也不至于在受了委屈的时候,连个倾诉的人都没有。
祖孙三人来到后院时,白芷正抱着小家伙,静静地站在池塘边,宛如一幅美丽的画卷。
小家伙虽然不会说话,却挥舞着小手,啊啊啊!仿佛在与那游来游去的金鱼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
“夫人,您回来了?”白芷听到脚步声,抬头望去。发现是自家夫人回来了,立马迎了上来。
“嗯!明睿没有闹吧!”小溪满眼温柔地接过白芷怀中的小儿子,在他那粉嫩的小脸上,狠狠地亲了一口。
白芷嘴角含笑,轻轻地摇了摇头,“小少爷很乖,只是睡醒时哭了两声,没一会儿,便好了,您不是说,不能总是在屋里闷着,要多出去晒晒太阳,身体才能更结实嘛!奴婢就把小少爷抱出来了。”
这话小溪确实说过,她听人讲,在房中待久了,身体会变得孱弱,整日病恹恹的。
她可不想自己的孩子,成为那风吹即倒的“病秧子”。
明睿刚回到娘亲怀中,那小脑袋就如同一只小猪崽儿,开始不停地拱来拱去。
“这孩子怕是饿坏了吧!快回屋给孩子喂奶,瞧把孩子急得,都要哭了。”
老太太见此情形,忍俊不禁。
“莫急,娘亲这就抱你回屋。”就连小溪也被明睿那迫不及待的模样,逗得花枝乱颤。
小溪刚刚回到房间坐下,小家伙就顺着奶香寻了过来,只可惜他那小手绵软无力,怎么也无法将娘亲的衣裳掀开,急得他小嘴一撇,眼泪在眼眶里直打转。
须臾,吃到甘甜乳汁的小家伙,终于心满意足,安静了下来。
“祖母,堂姐,那盘中有昨日新买的梨子,水润得很呢,你们快尝尝看。”
小溪抬头,一眼就瞧见了梳妆台上的水果盘。
“嗯!这梨子看着就好吃,堂妹你这是从哪儿买来的?我怎么就没碰到呢!”
田小雅倒也不客气,伸手从中挑了两个黄澄澄的梨子,递给了祖母。
“昨日从铺子回来,在街口遇到一位卖梨子的老婆婆,称梨子是自家果树上结的,又大又甜,想卖些钱来补贴家用。
我仔细看了看,那梨子确实如婆婆所言,于是买了五斤,给义父送去几个,剩下的都在这里了。”小溪语气温柔地回道。
老太太接过梨子,轻轻咬了一口,只觉那梨子清脆爽口,当真不错。
“这梨子确实可口,前两年你大堂哥也弄了棵梨树回来,可惜三年过去了,至今仍未结果,也不知是土质不适宜,还是其它原因?”
田小雅在一旁频频点头,“可不是嘛!记得文杰当时还信誓旦旦地说,卖家告诉他,这棵是三年苗,最多不过两年必结果。我严重怀疑,他被那个小贩给欺骗了,哪有只开花不结果的梨树啊!不过,那梨花开满枝头时,还是很赏心悦目的。”
听两人说完,小溪却轻轻摇了摇头,“那小贩也未必是骗子,或许正如祖母所说,咱们这边的土质不适合它的生长。还有一种可能,买时那树苗根本没有三年,不然,如今加起来,足够五年了,怎会还不结果呢!再等等看,说不定,明年就结了呢!”
在她的记忆中,梨树通常要三至五年才能结果,很少有两三年就能结果的果树。
“我倒是想砍了它,你祖父和堂哥却死活不让,说是再养两年看看。”
提起那棵梨树,老太太就气不打一处来,为了让树长得更好,村里谁家死个鸡鸭狗,她都会登门讨要,只为将其埋在树下,为梨树增添肥力。
岂料,两年过去了,那树倒是长得枝繁叶茂,只可惜,却不见硕果累累,真是白费了她一番心血。
田小雅将女儿放在火炕上,小家伙立刻朝着明睿这边爬了过来。
“这才多久啊!灵儿爬得越来越快了,儿子,你何时才能学会爬行啊!”
小溪抬手抚摸着凑到近前的灵儿,眼中满是宠溺。
“明睿都已经六个月了,也快了,大多数小孩子都是六七个月就会爬了,紧接着就会坐。我大外甥生得如此健壮,说不定,还会提前呢!”
也不知是自己怀孕时吃得不如堂妹好,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宝贝闺女虽然会爬,却始终坐不稳。
田小雅不禁有些焦急,铺子附近也有几个小媳妇,同样七个月大的孩子都已经能稳稳当当地坐着了。
小儿子确实比哥哥姐姐那时候看起来要壮实许多,毕竟那时家中并不宽裕,怀的还是两个孩子,吃食上远远比不上现在,明轩和婉宁生下来,就不如明睿那般重。
主要是怀明睿时,家中的日子已经逐渐有了起色,还搬到了镇上,又有丫鬟婆子伺候着,每天除了吃就是睡。
各种水果吃食更是源源不断,但凡发现自己喜欢吃哪种,相公必定会买回来一大堆,直到吃腻为止。
公婆及两个妯娌更是隔三差五地不是送点鸡蛋,就是送只老母鸡过来,胎儿自然是营养充足,不然,她也不会出了月子还胖了一圈。
老太太也在一旁附和着,“你堂姐说得对,明睿长得这么壮实,肯定会早早学会说话和走路。”